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如图所示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北魏经济发展B.推动北方民族交融
C.动摇汉族门第观念D.减少移风易俗阻力
2 . 下图是北魏时期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的画像,这种现象反映出(     
A.北魏时期民族交融的趋势
B.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礼乐制度的发展
C.北魏时期贵族的奢侈腐朽
D.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奴隶化进程
3 . 如表摘引了一本史学专著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横线处应该是(     
A.春秋五霸的迭兴B.十六国时期的北方形势
C.六镇起义与北魏分裂D.五代十国与契丹的兴起
2023-10-14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自认为是夏禹的后代;386年,鲜卑人拓跋珪建立北魏,其皇室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       
A.华夏认同观念的不断强化B.北方民族已充分交融
C.各族致力于探究自身起源D.宗法制重新焕发生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规定“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返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孝文帝的此项改革措施(     
A.解决了平城粮食供应困难问题B.缓解了洛阳地区的社会矛盾
C.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D.防止了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
6 . 下图所示为嘉峪关市东北20公里处发掘出的魏晋六号墓中的壁画,画面上采桑女与猎户少年相对而视,生动地展现出了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在河西地区的社会生活情形。该壁画体现了(       
A.游牧业的扩散B.民族交融的发展C.丝织业的繁荣D.农耕经济的衰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与汉印严谨、整饬、端庄典雅的基调不同,两晋南北朝的印章渐失匀整、工稳气象,而趋于恣肆消散,章法自由率意,印文纵放不羁,且将军与武官的印章逐渐增多。这种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受政权更迭、战乱频繁的影响B.外来文化的影响深刻
C.民众的审美取向发生巨大变化D.士族门阀制度的兴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南方汉人认为北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到北魏后期却不得不承认“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材料旨在强调(     
A.鲜卑族被汉族同化B.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C.孝文帝改革的影响D.北方战乱社会动荡
2022-08-18更新 | 1081次组卷 | 37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战火连绵,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其中统一过北方黄河流域的政权不包括
A.前秦B.孙吴C.北魏D.北周
2022-02-2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和大迁徙的时代。下图为当时少数民族内迁路线图。这一时期主要少数民族的内迁

A.促进了隋唐盛世经济的快速恢复发展B.使各民族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基本消失
C.加快了儒、佛、道三教融合发展步伐D.促成了魏晋时期开放融合的文化特征
2022-02-01更新 | 149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