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大同云冈石窟第一窟,有一尊维摩诘像,他头戴尖顶帽,具有典型的南比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特征。在洛阳龙门石窟中,也有该题材的作品,但维摩诘像是头戴高帽,褒衣博带,与顾恺之在江宁所绘的维摩诘形象十分吻合。由此可见,南北朝时期
A.文化交流呈现融合趋势B.佛教信徒主要来自少数民族
C.佛教逐步与儒学相融合D.佛教传播促进生活习俗改变
2 . 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上述做法体现了
A.尊祖敬宗的宗法观念B.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
C.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D.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
2020-11-25更新 | 75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历史试卷 (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北史》载:“(北)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辽史》载:“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辽本炎帝之后。”这些记述体现出
A.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B.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
C.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D.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
2020-05-13更新 | 1074次组卷 | 43卷引用:山东省2020届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多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其中两晋时期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是
A.由内地流向边疆
B.由边疆流向内地
C.由北方流向南方
D.由南方流向北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籍《洛阳伽蓝记》记载南朝将领陈庆之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洛阳风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鞅变法B.“光武中兴”C.江南的开发D.北魏孝文帝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