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1 . 成书于6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A.北魏迁都促进了洛阳的繁荣发展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全面的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D.少数民族内迁导致中原文化复苏
2020-02-2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6次月考试历史试题
2 .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增。490年起,北魏冯太后及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国势盛极时。这可以用来论证
A.新制度取代旧制度成为历史潮流
B.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C.古代中国各时期的主流文化不同
D.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2020-02-13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单科历史试题
4 . 北魏的统治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分配北方无主土地恢复小农经济
B.刊印《齐民要术》推广生产经验
C.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兴修水利工程
D.创制翻车以提高农业灌溉的效率
2020-02-0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汉末以来许多世族聚族而居,形成“坞堡”。南北朝时北方农民为维持生计大量依附于“坞堡”中,仅关中就有“坞堡”三千多个,这种耕战兼备的生产模式被史家称作“坞壁经济”。南北朝“坞壁经济”的出现
A.导致了农耕经济的衰落B.遏制了士族门阀政治的发展
C.不利于大一统局面形成D.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
2020-02-05更新 | 1135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但在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中却出现了“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北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A.畜牧业逐渐向南方扩展B.佛教向大众生活的渗透
C.人民生活普遍富足D.各民族经济文化进一步交融
2020-01-25更新 | 556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南北朝时期,实行租调制,其中调用丝、绢、棉、麻上缴;当时生产丝帛的地区遍及全国,丝帛还具有实物货币的功能。这反映了
A.均田制已在全国范围内实行B.南北方丝织业水平趋向平衡
C.社会环境影响到了经济形态D.农民赋役负担依然十分沉重
8 . 有学者认为,“鲜卑族在走向历史的更高层次的必然趋势中失去的只是它内在的落后格局和外在的族类名称,迎来的则是它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的新生和大放异彩。”材料意在说明,鲜卑族的变革(  )
A.巩固了北魏的统治B.促进黄河流域民族融合
C.促进北魏经济发展D.为后世的发展注入活力
2020-01-01更新 | 495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9年高三上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学者易中天在《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中指出“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我认为那就是:原来有的没了,什么没了?五胡。什么有了?南北。”这不能说明
A.国家分裂严重阻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
B.南北朝对中华文化发展产生了影响
C.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导致民族之间的差异缩小
D.从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就有了南方和北方的划分,一直延续到后世
2019-12-06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六校联盟(深圳实验,广州二中,珠海一中,惠州一中,东莞中学,中山纪中)2019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更替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④②③D.④①②③
2019-12-05更新 | 34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9年统编版高一上第二单元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练习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