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鲜卑族在走向历史的更高层次的必然趋势中失去的只是它内在的落后格局和外在的族类名称,迎来的则是它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的新生和大放异彩。”材料意在说明,鲜卑族的变革(  )
A.巩固了北魏的统治B.促进黄河流域民族融合
C.促进北魏经济发展D.为后世的发展注入活力
2020-01-01更新 | 495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二者虽然都是在北魏时期开凿,但是风格不同。云冈佛像的造型,一般是唇厚、鼻高、目长、额丰、肩宽,显得庄严雄健。龙门石窟则更多地表现出中国的艺术形式,大佛的形象也由庄严肃目变为和蔼可亲。出现这种不同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佛教的传播和进一步盛行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D.雕刻工匠的审美观念差异
3 . 下列对孝文帝改革前的北魏社会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政治体制的落后B.民族问题的突出
C.阶级矛盾尖锐D.汉族文化被抛弃
5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多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其中两晋时期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是
A.由内地流向边疆
B.由边疆流向内地
C.由北方流向南方
D.由南方流向北方
2019-10-22更新 | 239次组卷 | 15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历史地图蕴含了丰富的信息。下列信息不能从如图中提取到的是
A.北魏统一了北方的黄河流域
B.迁都时在位的是北魏孝文帝
C.北魏都城由平城(大同)迁到洛阳
D.与北魏对峙的南方政权是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北朝时期,政府推行均田制,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规定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这表明政府意在
A.杜绝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
D.加强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
B.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
C.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
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
2019-09-02更新 | 643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文理学院附中高二3月考历史试卷
9 . 下列以洛阳为都城的朝代是
A.西周
B.西汉
C.北魏
D.隋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A.抵制土地兼并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D.稳定个体小农
2019-01-30更新 | 5222次组卷 | 72卷引用:湖北省钢城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