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改汉姓”“定籍贯”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学者目前共查到128篇北魏元氏墓志,其中明确记载籍贯为洛阳的有108篇,籍贯缺失的墓志有17篇,另有3篇墓志籍贯不明确。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鲜卑皇族积极支持孝文帝改汉姓B.改汉姓巩固了拓跋氏的核心地位
C.籍贯缺失反映当时对门望不重视D.鲜卑元氏贯彻籍贯改革程度较高
2 . 《晋书》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氏、羌等少数民族相继向中原迁徙,在北方建立起许多政权,这些政权大都自称是黄帝后裔。对此最准确的解读是(     
A.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B.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
C.战乱频繁导致民族迁徙D.中央集权制度不被认可
3 . 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结合孝文帝的改革,对这一记载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孝文帝爱好学习B.孝文帝崇尚儒家思想
C.孝文帝文化水平较高D.孝文帝深受汉族文化影响
2022-11-2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东汉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相继内迁中原地区,逐渐建立起许多政权,即“五胡”十六国。唐代所修的《晋书》记载,匈奴、鲜卑、氐、羌均为黄帝后裔。对此最准确的解读是
A.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B.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
C.战乱频仍导致国家分裂D.中央集权制度不被认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鲜卑贵族仿学江南名士的过程中,北魏孝文帝改革集团的核心成员崔光将鲜卑贵族元显和视作名士,并按江南盛行的玄学观念予以期许。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北魏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民族交融加强
C.孝文帝渴望统一D.玄学成为正统
6 . 阅读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572年)对此图解读,明显错误的是(    )

A.孝文帝正在扩展北周的疆域
B.分裂局面中孕含统一的因素
C.长安城的政治地位日益彰显
D.南北方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多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如图是魏晋时期的墓砖壁画“犁耕图”,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地区。下列对该出土文物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棉布已成为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料
B.曲辕犁在当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C.反映了魏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牛耕
D.展现了当时河西地区农业生产的场景
2022-07-0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3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2022年初升高历史无忧衔接(统编版)
8 . 阅读“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根据表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匈奴鲜卑
前赵北凉后赵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
前秦后凉后秦成汉前凉北燕西凉

①大部分政权由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   ②十六国政权都在北方地区建立
③氐族建立的前秦曾统一过北方地区   ④各族交融频繁差异缩小隔阂消失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该史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
A.迁都洛阳B.改用汉姓C.改穿汉服D.学说汉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北方统一
B.民族融合
C.中外交流
D.文化昌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