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与南方的东晋几乎并立的北方政权是(     )
A.曹魏B.西晋C.北朝D.十六国.
2024-04-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试卷(专家版二)历史试题
2 . 据《魏书·高祖纪下》记载:“(文帝)太和十九年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一措施(     
A.推动了民族交融B.消除了阶级矛盾C.恢复了生产发展D.实现了北方统一
2023-12-2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文献中记载:“魏道武诏:‘以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与此相关的是(       
A.汉武帝出击匈奴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庆历新政D.金世宗改革
4 . 中华民族是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认同。(华)夏作为民族名称的出现,正是夏、商、周三代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不仅具有同一性,而且高于其四周的部落集团,并不断地与其发生交往的结果,(华)夏正是与四周的夷、蛮、戎、狄的对称。

——摘自邱久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材料二   北族王朝在入主中原的过程中,他们有机会对汉文化取得相当深入的了解,同时却逐渐疏远,甚至完全断绝了与其原居地之间的联系。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北魏。……不论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他们与文化上亲缘人群之间的联系总之是断绝了。这种断绝意味着,这些王朝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被征服地的本土资源,也就是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在有些时候,甚至他们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也变得有点模糊了。

——摘编自姚大力《追寻我们的根源——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国家意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夏作为民族名称”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华夏认同观念产生的时间。
(2)阅读材料二,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例,说明北魏是如何“更多地依赖”“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的”,并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扼要概述其历史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史载:“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皇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此魏主(     
A.将都城从平城迁到了洛阳B.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C.消除了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D.创立了新的选官制九品中正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其中序号所对应的朝代错误的是(     
   
①西晋   ②东晋   ③北魏   ④唐朝
A.①B.②C.③D.④
9 . 史籍《洛阳伽蓝记》记载南朝将领陈庆之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洛阳风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鞅变法B.“光武中兴”C.江南的开发D.北魏孝文帝改革
10 . 下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措施,该项措施是(     
鲜卑姓拓跋拔拔丘穆陵
汉姓长孙
A.迁都洛阳B.说汉话
C.通婚姻D.改汉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