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通典》记载,隋朝时,各地官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民间义仓“又皆充满”,仅“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由此可知,隋朝(     
A.社会经济得到发展B.统治阶级穷奢极欲
C.运河便利物资流通D.备战备荒蔚然成风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局部的郡县制出现在春秋末年。秦始皇对旧六国的遗产进行重新规划,实现全面的郡县制。但是,分封子弟作为屏藩拱卫王室的思想始终存在,汉晋就发生了封建制的回光返照,使郡县制度严重变形。东汉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派九卿出任地方州牧,州牧以监察官兼管了地方的兵权、财权和行政权,于是州成了郡的上一级机构,两级制政区转化为三级制。 隋统一中国后,全国存190郡,1255县。唐朝开国之后,郡又被改名为州。

材料二   元朝建国后,在中央立中书省。省臣被派往地方执政,称为行中书省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成为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忽必烈灭宋前后,陆续设立河南、江浙、江西、湖广、陕西、四川、辽阳、甘肃、云南等行省。以后,元成宗大德年间又在和林设岭北行省,合共十个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行省制度为后世长期沿用,是我国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沿革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事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到唐代地方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积极影响。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高度发达的隋唐政治文明的出现和形成是诸多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不仅能够兼容并蓄,综采汉魏南北朝以来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的制度文化并加以融通运用,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使之更加完善,更符合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从而创造出了更为发达、灿烂的文明。

材料二   唐初,面对各个部门之间出现严重分歧,政令难以得到顺利贯彻的问题,朝廷设立了政事堂制度,每遇到需要颁下诏敕的时候,就先由中书省和门下省会同其他必要人员在政事堂举行联席会议(后改为“中书门下”),并在政事堂后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以对口分理各项行政事务。包括皇帝诏命在内的一切政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方能生效颁行。随着盛唐时代政事堂工作重心向分理行政倾斜,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正式在皇宫内设立了翰林学士院,翰林学士主要负责起草任命将相大臣、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并承担起了参与决策机务的工作。此后,宋辽夏金元明清各朝都设有翰林学士或学士,在政治权力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小甫等《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政治制度创新的有利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中央决策机制调整的作用。
7日内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唐朝初年大力奖赏军功,军功入仕成为这一时期的升迁捷径。当时的一些功臣武将还能够进入决策阶层,充任宰相,如李靖、李勤、侯君集等。这一现象的出现(     
A.是统治秩序不稳定的体现B.解决了武将专权的隐患
C.与唐初政治军事环境相关D.干扰了科举制度的推行
2024-05-16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三模)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南北朝时期,南北儒学学风有别,南学“约简”,北学“深芜”。到隋代刘焯、刘炫“学通南北”,还为儒家典籍及旧注做解释,士大夫“咸师宗之”。这体现了(     
A.“三教合一”倾向逐渐显现B.选官的改革扩大了统治基础
C.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D.政治格局变动影响学术发展
2024-05-15更新 | 43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朝时期,沿用了隋朝修建的大运河,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国家生命线。此外,唐朝长安附近以及两京之间的驿道、驿馆通向全国道、州、县的11条交通干道称为经线,还有道、州、县间横向连接的6条交通纬线。这反映出唐朝(     
A.交通体系多元均衡的发展特点B.经济形势主导社会交通建设
C.交通建设恪守因地制宜的原则D.政府注重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2024-05-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光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唐高祖、唐太宗先后诏修史书,于贞观十年修成《梁书》《北齐书》等。《梁书》认为南齐败亡是末代统治者“掊克聚敛,侵愁细民”所致;《北齐书》认为“齐氏之败亡,盖亦由人,匪唯天道也”;《隋书》认为隋亡是因为隋炀帝“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由此可知,唐朝统治者(     
A.宣扬君权神授B.重视民生
C.鼓励秉笔直书D.虚美隐恶
2024-05-05更新 | 3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南北朝时所撰《宋书》《南齐书》涉及北朝史事称“魏虏”,《魏书》涉及南朝史事则称“岛夷”。唐初,朝廷修撰的“五代史”中,不论是北朝史事,还是南朝史事,多写为国号加“帝”或国号加官称与人名。据此可知(       
A.政治局势影响修史格局B.“五代史”存在不实记录
C.历史解释难以形成共识D.史书修撰促进民族交融
2024-03-30更新 | 222次组卷 | 4卷引用:押广东卷第3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交融-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诏曰:“五月癸亥,诏人间有撰集国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绝。”这体现当时(     
A.私家修史质量较差B.官修史书相对客观
C.大一统的政治需要D.私家史书诋毁政府
2024-03-26更新 | 18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表是与隋朝相关的文献史料节选。由此可知隋朝灭亡的原因是(     

史料

出处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

杜佑《通典·食货典》

唐太宗说: “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

吴兢《贞观政要》

大运河满足了将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的长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连接起来的需要。但是……隋炀帝失去了民众的支持,损害了自己的王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A.藩镇割据,宦官专权B.国富民穷,矛盾尖锐
C.外戚专权,党锢之祸D.赋役繁重,严刑峻法
2024-02-2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