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 “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 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 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这一认识,有助于(     
A.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B.北方统一局面的实现
C.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D.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2 . 史学家白寿彝指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在游玩享乐,但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这句话的“新形势”主要是指(     
A.统一与发展的需要B.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
C.农民起义不断发生D.北方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2023-10-1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聚仁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通典·食货》载:“开皇三年,朝廷以京师仓廪尚虚,议为水旱之备,于是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滑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大业初年,隋炀帝又在通济渠西段。先后修筑了洛口仓、含嘉仓等。洛口仓其仓城周围20余里,城内三千粮窖,每窖可储存粮食八千石,可谓“积天下之粟”。它位于黄河与洛水交汇处、高出河床50来的台地上。含嘉仓几乎坐拥天下粮仓储量半壁江山的辉煌,江南税米常沿千里汴河浩荡北上,以解两都燃眉之急的窘迫。含嘉仓北望邙山,南邻洛水,东临渡河,仓城内地高土厚,地势北高南低。除仓窖外,粮仓有保护其安全的仓城,仓城有城墙,并驻有重兵把守,仓城内有专供运粮使用的漕渠、道路,还设置了专门管理粮仓的管理区。

——摘编自龚䶮《隋唐大运河通济渠西段三个粮仓遗址的保护与展示研究》

材料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把大运河的特点归结为:“它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这些滋养长期以来通过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不断得到体现……大运河沟通了燕文化区、赵文化区、齐鲁文化区和吴越文化区,运河区域的社会、经济得到不断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南北文化的大交流,使各种文化相互接触、整合。在唐代的时候,胡乐、胡舞、胡服,在运河流域就风靡一时。在运河沿线的北京、通州、扬州、苏州等地都有大量的寺庙,成为运河流域佛教的传播中心。”

——摘编自杨家毅《大运河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核心精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大运河粮仓设置的特征,并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大运河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实现南北贯通,沟通五大水系,“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古人称道的重大工程是(     
A.在都城广设仓库B.兴建洛阳城C.隋朝开通大运河D.推广曲辕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杜佑《通典·食货典》记载隋朝:隋氏西京(长安)太仓,东京(洛阳)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这一史实能够说明隋朝(     
A.注重国家粮食安全问题B.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C.成为古代最富庶的朝代D.减轻民众的负担以缓和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隋开皇三年(585年),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核对该人体貌特征;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又进行了一次“大索貌阅”。通过这两次大规模的检括户口,共查出隐漏人口228万多人。据此可知,隋朝的“大索貌阅”
A.强化了对社会的控制能力B.消除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C.减轻了民众的经济负担D.是暴政在经济领域的体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史籍记载: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隋文帝杨坚命令晋王杨广统率水陆大军50余万,展开攻灭江南陈朝的大规模作战。此役逼降陈后主陈叔宝,陈亡。以上记载说明
A.隋朝的建立B.隋朝的统一C.隋朝的灭亡D.隋朝的疆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