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通典·食货》载:“开皇三年,朝廷以京师仓廪尚虚,议为水旱之备,于是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滑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大业初年,隋炀帝又在通济渠西段。先后修筑了洛口仓、含嘉仓等。洛口仓其仓城周围20余里,城内三千粮窖,每窖可储存粮食八千石,可谓“积天下之粟”。它位于黄河与洛水交汇处、高出河床50来的台地上。含嘉仓几乎坐拥天下粮仓储量半壁江山的辉煌,江南税米常沿千里汴河浩荡北上,以解两都燃眉之急的窘迫。含嘉仓北望邙山,南邻洛水,东临渡河,仓城内地高土厚,地势北高南低。除仓窖外,粮仓有保护其安全的仓城,仓城有城墙,并驻有重兵把守,仓城内有专供运粮使用的漕渠、道路,还设置了专门管理粮仓的管理区。

——摘编自龚䶮《隋唐大运河通济渠西段三个粮仓遗址的保护与展示研究》

材料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把大运河的特点归结为:“它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这些滋养长期以来通过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不断得到体现……大运河沟通了燕文化区、赵文化区、齐鲁文化区和吴越文化区,运河区域的社会、经济得到不断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南北文化的大交流,使各种文化相互接触、整合。在唐代的时候,胡乐、胡舞、胡服,在运河流域就风靡一时。在运河沿线的北京、通州、扬州、苏州等地都有大量的寺庙,成为运河流域佛教的传播中心。”

——摘编自杨家毅《大运河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核心精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大运河粮仓设置的特征,并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大运河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隋书 ·食货志》记载,开皇十二年(592年),“库藏皆满”,开皇十七年(597年),更是“中外仓库,无不盈积”。到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但供五六十年”。隋初“国计之富”主要得益于 (     
A.南北分裂局面的消除B.各地健全的仓禀制度
C.运河沿线城市的繁荣D.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     

   

A.减少制度变革阻力B.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C.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D.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
2023-06-21更新 | 5840次组卷 | 34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果把“大运河的开凿”“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主题的是(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2023-06-08更新 | 328次组卷 | 9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暑期自主学习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示意图,该图反映出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分裂走向统一B.民族交融的加强C.南北政权对峙D.政权更迭的频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它对中国长期的政治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它把已经分裂了四个世纪的两个各自为政的地区重新纳入到一个政体当中,南方对北方军事、政治中心的补给也主要依赖它。文中是对哪一重要工程的评价: (     
A.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B.灵渠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C.隋朝大运河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D.长城防御北方匈奴的侵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所示是有关隋朝修筑粮仓的文献史料。

   文献 记载内容
魏征《隋书·食货志》又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转相灌注。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
赵翼《甘二史劄记》总征天下兵皆会涿郡(今北京)……发江淮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仓米至涿
王国维《东方杂记》关中大旱,命农丞王亶发广通之粟三百余万石以拯之,则一仓之储,其富可知   

——摘编自于慎行《谷山笔尘》


(1)根据材料,归纳隋朝建粮仓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广建粮仓的优势条件。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不断发展的时期。在政治上,为摧垮魏晋以来门阀士族的残余势力,唐政府培养遴选忠实的为本王朝效力的人才;在思想意识领地,通过传授儒术和兴办学校来推崇儒术,笼络人心。唐太宗等统治者在总结历史经验后认识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而要造就德才兼备的统治人才,就必须博学已成其道以学饬情以成其性,从抓教育入手。他们具有一定的政治眼光,重视封建统治人才的开发和智力投资。

——摘编自孙炳元《论唐朝教育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19063月,清政府学部拟定了《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提出了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宗旨,经清政府批准正式颁布,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中央政府明令颁发的教育宗旨。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召开临时教育会议,确立中华民国的教育宗旨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这个宗旨要求德智体美四育并举,而以德育为中心,对革除清末教育旧制,促进教育管理的民主化建设,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摘编自李霞《民国时期教育方针的精神主旨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教育方针的变化。
2023-02-1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新高考普通高中学科综合素养评价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图为隋朝主要粮仓示意图。这些仓库大多修建在渠道附近,其直接目的是(     
A.加速运河顺利贯通B.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C.加强南北经济联系D.节约粮食运输成本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     
A.建立隋朝B.统一全国
C.开通大运河D.兴建洛阳城
2023-02-09更新 | 229次组卷 | 3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