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隋书》记述:文帝时左藏(国库之一)所贮为钱帛、什彩,大抵是从天下赋调中取得;而右藏(亦国库之一)所贮的金玉、珠宝等物,有的是在市场交易中取得,更多的则是来自地方官员从民间征收的贡纳。这种做法到炀帝时变本加厉。由此可知,隋朝(     
A.租调制度遭到严重破坏B.重农抑商的政策已经松弛
C.基层治理取得明显成效D.民众承担的法外赋税沉重
7日内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地名的变化反映历史变迁。下列地区形势图按所处时代前后排序正确的是(     

A.图1图2图3图4B.图2图1图3图4
C.图4图1图2图3D.图4图2图1图3
2024-06-05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隋书·地理志》说长安居民“去农从商,争朝夕之利;游手为事,竞锥刀之末”;说洛阳“其俗尚商贾,机巧成俗”。这说明这一时期(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伦理规范受到冲击D.城市商业经济发展
2024-06-0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隋炀帝见到新编成的地理图书《区宇图志》中有“以吴人为东夷”,大为不满,要求重修。他认为,吴是华夏之地,天下名都,并不是东夷,京兆与吴地地位相当,相得益彰。隋炀帝修撰地理图志(     
A.利于结束南北分裂局面B.顺应了政治中心东移趋势
C.意在调整地方行政层级D.体现了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2024-05-29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而王夫之论及隋炀帝时写到:“聚钱布金银于上者,其民贫,其国危;聚五谷于上者,其民死,其国速亡”。这表明隋朝灭亡的深层次原因是(     
A.大兴土木,炫耀国威B.君主昏聩,吏治腐败
C.对外征战,穷兵黩武D.国富民穷,基础脆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潘镛先生在其《隋唐时期的漕运与运河》一文中认为是隋炀帝意欲“坐镇国都大兴(长安)城,以东都洛阳为经济重镇展开双臂,以右臂伸向江南,左臂伸向东北,掌握住全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命脉……”洛阳的优势得益于(     
A.地处开阔的平原B.地处于河运中心C.靠近主要产粮区D.皇帝的个人意志
2024-05-2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唐朝初年大力奖赏军功,军功入仕成为这一时期的升迁捷径。当时的一些功臣武将还能够进入决策阶层,充任宰相,如李靖、李勤、侯君集等。这一现象的出现(     
A.是统治秩序不稳定的体现B.解决了武将专权的隐患
C.与唐初政治军事环境相关D.干扰了科举制度的推行
2024-05-16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三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下表隋初西安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产业经济发展情况
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取得进步,劳动力数量增加,大量兴修水利和围垦湖田
手工业造纸业、炼钢业迅速发展;“西安”地区成为青瓷贸易的重要中转地
商业内河和海外贸易得到发展,城市商品经济日渐繁荣
表可用于说明当时(     
A.劳作方式发生变化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经济重心仍在北方D.西北地区得到开发
9 . 下表是不同文献有关隋开皇十四年政府赈灾的历史叙述。这种差异说明 (     
叙述出处
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唐]吴兢《贞观政要》
关中大旱,民饥, 上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A.历史文献更具真实性B.历史事实具有多元性
C.历史评判具有辩证性D.历史叙述具有主观性
2024-05-14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隋书·西域传》记载“帝复令闻喜公裴矩于武威、张掖间往来以引致之。其有君长者四十四国。矩因其使者入朝,啖以厚利,令其转相讽谕。大业年中,相率而来朝者三十余国,帝因置西域校尉以应接之”。材料反映了(     
①隋朝陆上丝绸之路交流活跃                           ②隋朝设置西域校尉以经略西域
③裴矩驻守武威掌管通商事宜                           ④裴矩以丰厚利益引诱西域各国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24-05-14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