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天空,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的“光芒四射”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
①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②大运河开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③科举制扩大了国家选拔人才的范围④曲辕犁促进了古代农业工具的改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隋朝统一后,各项建设较多,规模宏大,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建立许多义仓。其目的是(     
A.加强各地经济交流B.保障朝廷的物资供应
C.保证军队粮食供应D.防备灾害以赈济百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在评价隋唐大运河时认为:作为南北运输主动脉的大运河是帝国的生命线,它勾连起各个经济区域,并把南方的漕粮等贡物运到北方政治中心和边防要地,解决了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的地理分离问题。该学者意在强调隋唐大运河(       
A.消除了王朝边疆的安全隐患B.维护了国家政权的统治
C.推动了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D.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有。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加强北部边防
C.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D.巩固隋朝的统治
2023-11-01更新 | 103次组卷 | 44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2023-10-24更新 | 614次组卷 | 210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一部古代地理书描述某项大型公共工程:“西通河洛,南达江淮",而中国东南地区“运漕商旅,往来不绝”。现代学者引此来论证交通建设对国家之盛衰、地方之开发与民生之调剂等,发挥莫大作用。上述公共工程的开凿(     
A.加强中央对边疆控制B.充实了关中粮食供应
C.推动海外贸易的繁盛D.体现经济重心已南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以“陇西频被寇掠"而当地风俗又“不设村坞”,容易遭受突厥袭击,命贺娄子干“勒民为堡,营田积谷,以备不虞"。贺娄子干上书隋文帝:“但使镇戍连接,烽候相望,民虽散居,必谓无虑",得到隋文帝的采纳。这反映出隋朝(     
A.政权基础得到巩固B.民族交流互动增多
C.区域开发成效显著D.国家重视边疆治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果说长城是一撇,大运河则是一捺,二者在首都交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厚重的人字。”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轰动全国的电视专题片《话说运河》的第一句解说词。这“一捺”的重要作用是(    
A.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B.方便帝王游山玩水
C.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D.便于军事力量调控
2023-10-18更新 | 193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兰考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隋炀帝时期,国家开展了两项庞大的工程:营建东都洛阳,同时以洛阳为中心开通南北大运河。这些工程能够完成,主要是因为(     
A.建筑技术先进B.南北经济交流加强C.社会秩序稳定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隋书》记载:隋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全国共有890.7546万户,人口4601.9956万口,垦田5585.万顷。与20年前相比,户数增长2.5倍,人口增加5倍。这表明当时(     
A.高产作物广泛传播B.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C.中央集权空前加强D.户籍制度臻于完善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