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唐开元二十二年,分全国为十五道,各置采访处置使,负责察访地方官政绩。天宝末年,又兼黜陟使。肃宗乾元元年,改采访处置使为观察处置使(地方军政长官),“掌所部善恶”。上述变化表明,唐朝(     
A.中央政府权威式微B.注重强化基层教化
C.统治秩序土崩瓦解D.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2 . 唐中和元年(881年),僖宗诏令允许藩镇“墨敕除官﹐以赏功勋”。中和三年(883年)七月,宰相郑畋迫于凤翔节度使李昌言等人的压力,不得不“引疾去位”,僖宗也只好同意。这表明唐后期(     
A.中央集权大为削弱B.藩镇操纵中枢决策
C.皇帝已经成为傀儡D.三省六部制度瓦解
3 . 唐朝后期的河北幽州,尊安史叛乱的头目安禄山、史思明为“二圣”,并修坟建祠予以祭祀。后朝廷欲变更其俗,“乃发墓毁棺”,居然激起当地兵变。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儒家思想失去统治地位B.中央集权面临着危机
C.朝廷缺乏有效的平叛策略D.疆域变化影响专权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