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为唐朝后期南北户口变化比较。这说明(     
天宝元年
(742年)户数
元和年间
(806—820年)户数
下降幅度
(%)
占全国户数
比例(%)
北方373665286688776.836.52
南方3117624150654851.6863.48
A.北方人因战乱大量南迁B.南方户数呈现增长趋势
C.经济重心完全转到南方D.政治局势影响户数变化
2 . 下表为唐朝后期南北户口变化比较。这说明
天宝元年(742年)户数元和年间(806-820年)户数下降幅度(%)占全国户数比例(%)
北方373665286688776.836.52
南方3117624150654851.6863.48
A.政治局势影户数变化B.南方户数呈现增长趋势
C.经济重心完全转到南方D.南北方的经济差距拉大
2022-02-11更新 | 166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金雁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某历史兴趣小组举行以“唐朝的兴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材料,并提出了一些探究问题,邀请同学们帮忙解决。
【政治制度篇】

材料一   



【经济发展篇】

材料二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   

时间人口数(单位:万人)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约1900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26年)约4142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约4532
唐玄宗天宝二十三年(755年)约5291
唐玄宗上元元年(760年)约1699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约1576
【走向衰亡篇】

材料四   公元755年12月,边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见朝廷空虚,联合同罗、契丹、突厥等民族组成共约15万士兵,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发动了长达8年的战乱。……战乱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2)从材料二的内容中,你发现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为民获利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从649年至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4)材料四中的“战乱”指的是什么?这场战乱导致强大的唐帝国由强盛走向衰亡,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国家富裕、人民幸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开元以来,边将久任,十余年不易。乃朔方、 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以数州为一镇,节度使即兼统此数州,而州刺史尽属之。故节度使多兼按察、安抚、度支诸使,土地、人民、甲兵、财富皆有之。此地方政制上一大变化最终引发(     
A.安史之乱B.贞观之治C.玄武门之变D.开元盛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唐朝各地区贞观、天宝、元和年间的人口密度情况统计,对其分析最合理的是(     
唐各道人口密度表   单位:人/平方公里
地区贞观十三年
(639年)
天宝元年
(742年)
元和二年
(807年)
关内道4.1210.624.96
河南道4.1635.464.77
河东道6.0921.208.76
河北道5.7736.185.56
陇右道0.260.62
山南道2.327.235.78
淮南道2.8716.8123.24
江南道2.8915.658.95
剑南道7.9310.495.72
岭南道1.723.262.72
A.人口密度变化反映了经济重心已南移B.南方人口密度变化原因是人口的迁移
C.河南道的人口始终多于淮南道的人口D.人口密度变化侧面反映了唐政局变动
2023-11-2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如下表所示为唐玄宗至唐代宗期间的人口变化情况(部分)。造成表中人口急刷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唐朝纪年公元纪年户数口数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852576348909800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891470952919309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293312516920386
A.黄巢起义B.安史之乱C.藩镇割据D.边防战乱
2023-11-1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627年,唐太宗将全国划为十道,每道派遣监察官员对州(郡)县进行监察。733年,唐玄宗改唐初10道为15道(如图),设置采访、观察使以常驻,使其主管监察,道逐渐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这一变化(     
A.体现“犬牙交错”特征B.为唐朝发展埋下隐患
C.有效地平衡了央地矛盾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初,府兵服役时免租调,要自备武装、衣粮,因此大多选家境殷实之人,军队中始终保持一定数量的品官子弟。安史之乱后,主要募兵来源为失地农民和无业游民,军镇节度使实际掌管了征兵权,他们往往多征镇兵,士兵只知将帅而不知朝廷。这一变化(     
A.提高了政府军队的战斗力B.减轻了国家财政的负担
C.扩大了唐王朝的统治基础D.加剧了政治局势的动荡
9 . 唐天宝八年(749年),各道产米粟最盛者首推河南、河北,次为关内与河东,更次才是江南及淮南。直到安史之乱,唐室中央政府遂靠赖长江地区之财富维持国脉,至河北、山东藩镇割据,唐室财政更为依赖南方。这一变化(       
A.说明唐政府失去了对北方的控制B.促进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C.导致唐朝封建统治迅速土崩瓦解D.提升了由长江至黄河漕运的地位
10 . 唐朝后期的河北幽州,尊安史叛乱的头目安禄山、史思明为“二圣”,并修坟建祠予以祭祀。后朝廷欲变更其俗,“乃发墓毁棺”,居然激起当地兵变。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儒家思想失去统治地位B.中央集权面临着危机
C.朝廷缺乏有效的平叛策略D.疆域变化影响专权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