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安史之乱后,全国户口从九百万户骤减到一百九十余万户,虽然其中有相当人口是在战乱中死亡,但大部分主要是逃亡。形成“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形成(     
A.标志着唐朝社会由盛而衰B.加剧了唐政府的财政危机
C.使得均田制出现瓦解趋势D.促进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2023-11-24更新 | 222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半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唐高祖武德初年至德宗时期每朝进士及第的年平均变化数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帝系

唐高祖(618~626)

太宗(627~649)

高宗(649~683)

武则天(690~705)

唐中宗(705~710)

睿宗(710~712)

玄宗(712~756)

肃宗(756~762)

代宗(762~779)

德宗(779~805)

年平均

及第数

3

9

13.7

21.8

26

28

26.7

22.5

24.5

23.7

A.肃宗和代宗时期录取人数下降受国家政局影响
B.体现出唐朝历代统治者都十分善于吸收人才
C.说明唐代中央权力分配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D.唐统治者选拔官员注重对人才的全面考核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唐)开元以来,边将久任,十余年不易。乃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以数州为一镇,节度使即兼统此数州,而州刺史尽属之。故节度使多兼按察、安抚、度支诸使,土地、人民、甲兵、财富皆有之。此地方政制上一大变化最终引发(     
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安史之乱D.玄武门之变
4 . 下表所示为唐玄宗至唐代宗期间的人口变化情况(部分)。造成表中人口急剧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唐朝纪年

公元纪年

户数

口数

唐玄宗天宝元年

742年

8525763

48909800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年

8914709

52919309

唐代宗广德二年

764年

2933125

16920386

A.农民起义冲击B.经济重心南移C.社会形势动荡D.边疆局势恶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代前期实行“统收统支”的高度中央集权财政体制,安史之乱后则实行“划分收支,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这一变化说明了(     
A.新式税法的实施B.中央权威的下降
C.农耕经济的衰退D.外贸税收的增多
6 . 唐天宝八年(749年),各道产米粟最盛者首推河南、河北,次为关内与河东,更次才是江南及淮南。直到安史之乱,唐室中央政府遂靠赖长江地区之财富维持国脉,至河北、山东藩镇割据,唐室财政更为依赖南方。这一变化(       
A.说明唐政府失去了对北方的控制B.促进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C.导致唐朝封建统治迅速土崩瓦解D.提升了由长江至黄河漕运的地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孝文帝的全面汉化是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于中原汉民族文化的伟大典范。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都是旨在学习吸取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同时,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孝文帝的封建化改制对于鲜卑族和汉族来说,都有无可置疑的历史进步性。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设置进士科算起,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发布上谕停罢科举止,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整整延续了1300年。科举制的长期存在,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政治、文学乃至社会风俗等各方面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科举制的作用一直是双重的:它曾促进了中国的强盛统一,也一度使得中国衰败落后;既有利于吏治的清明,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朋党;既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也阻碍了学术的进步;既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又使学校沦为其附庸;既选拔了大量才智之士,也虚耗了无数学子的人生光阴……总的说来,在科举制实行的前期,其进步作用较明显,而后期消极作用较突出。及至清末,科举制还来不及完成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转变,便在历史的浪潮中消失了。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一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三   唐朝统一全国后,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国力强盛,周边民族及亚洲、欧洲等七十多个国家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唐朝统治者认为隋朝灭亡的一大原因在于外交政策的失误,过于“大汉族主义”,因此唐朝采用当时国际上遵循的外交语言,与各国元首亲热地称兄道弟,而且还特别重视民间经贸文化交流,通过不断的民间交流来影响到各国的外交政策倾向,对前来中国的海外商贾,采取了不少保护性措施。如《唐律》规定,官员不得无故刁难外国商旅进入关津,对于“无故留难者,一日主司答四十,十日答一等,罪止杖一百”。

——摘编自曹文君《从外交政策看唐朝统治者的对外意识》等

材料四   阅读唐朝人口变化表,回答问题。

时间

人口数(单位:万人)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

约1900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26年)

约4142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

约4532

唐玄宗天宝二十三年(755年)

约5291

唐玄宗上元元年(760年)

约1699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

约1576


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突出特征,结合材料和所学对孝文帝改革予以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科举制的双重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唐朝外交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4)根据材料四,通过唐朝人口变化指出其反映的时代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2-12-1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所示为唐代中后期全国户口数变化统计情况。影响这--时期户口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时间户数口数户均口数(户)
755年8914709529193095.94
764年2933125169203865.76
A.户籍制的完善B.赋税制度的变革.
C.均田制的瓦解D.政治局势的动荡
9 . 下表为唐朝天宝前后户数和人口数变化一览表。导致755年至764年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公元(年)户数(户)人口数(人)治理来源
中宗神龙元年705615614137140000《资治通鉴》
玄宗天宝十四年755891470952919309《通典·食货志》
代宗广德二年764293312516920386《旧唐书》
A.自然灾害的频发B.安史之乱的影响
C.均田制遭到破坏D.疆域的不断缩小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表为唐朝天宝前后户数和人口数变化一览表。导致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度公元(年)户数(户)人口数(人)资料来源
中宗神龙元年705615614137140000《资治通鉴》
玄宗天宝十四年755891470952919309《通典·食货志》
代宗广德二年764293312516920386《旧唐书》
德宗建中元年7803805076《唐会要》
宪宗元和十五年820237540015760000《旧唐书》
文宗开成四年8394996752《旧唐书》
A.自然灾害的频发B.均田制遭到破坏C.政治局势的影响D.疆域的不断缩小
2021-09-14更新 | 541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云天化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