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为后周世宗柴荣的部分改革措施。这些措施的推行(     
组建中央军队,选拔强壮者充实其内。
严肃军纪,裁汰老弱。
荐举制度,地方官由皇帝亲自任命。
对于在职的官吏还定期加以考核。
A.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B.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要求
C.为唐朝盛世创造了条件D.适应了统一和发展的趋势
2024-01-0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刘喆在《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制的变化及特点》中认为,五代时期的藩镇与唐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许多新特点。如节度使不允许在固定藩镇任职;组织系统和政治功能的严重紊乱;中央干预藩镇幕府僚佐的建设;郡地位上升,对藩镇的隶属关系削弱等,这些新变化表明(       
A.藩镇问题得以解决B.基层治理日益细化
C.蕴含着集权的趋势D.藩镇经济得到恢复
2023-06-14更新 | 28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唐代,最初作为巡察区划的道在中后期发展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道的长官如节度使、观察使转变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演变过程呈现出一种由虚三级制向实三级制过渡的特点。据此推知,这一变化(     
A.保证了中央对地方有效管控B.源于均田制度遭到破坏
C.蕴含着地方割据分裂的隐患D.说明边疆形势走向缓和
2024-02-09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八月甲辰,上皇降诞日,于金明楼宴百官,赐采五百匹”。“赐采五百匹”的数目,实在无法与天宝十四年(755年)的赐采“二万匹”相提并论。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杜甫则感叹唐玄宗诞节“先朝常宴会,壮观已尘埃”。这种变化反映出唐朝(     
A.节俭之风盛行B.政权更迭频繁C.君主专制加强D.国力由盛转衰
2023-11-2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安史之乱前朝廷重视边帅的选用,并作出边帅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的规定,边帅功名显著者多提拔为宰相。玄宗改变了用人规则,开始出现边帅任职长达十余年而未发生改变的情况。这一变化(       
A.顺应因俗而治的需要B.成为安史之乱导火线
C.有助于防范宰相擅权D.潜藏着国家治理隐忧
6 . 唐朝前期,税收由中央政府统一征收和分配支出。唐朝后期,中央政府根据大历十四年(779年)的收成和人口,制定税额,并分派给各地政府进行征收,地方政府征收上来的税收,分为“上供、留使、留州”三个部分。这一变化(       
A.深受政局变动的影响B.加重了农民经济负担
C.保障了中央赋税收入D.有助于解决藩镇割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初藩镇节度使掌管所属地区军队,朝廷另外委派按察、安抚、度支、营田、转运各使管理其他事务,玄宗时按察、安抚、度支、营田、转运各使,都由节度使兼任。据此分析,这一变化(     
A.缓解了冗官现象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减轻了边防压力D.加剧了外重内轻局面
8 . 唐肃宗即位前,盐每斗仅十钱。肃宗即位的第三年(758年)每斗为一百一十钱。盐税原每年仅四十万绍,十五年以后,增加到六百万绍。盐税的增加,使“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御、军饷、百官俸禄皆仰给焉”。与该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A.安史之乱B.外戚专权C.农民起义D.朋党之争
2023-10-1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唐代前期实行“统收统支”的高度中央集权财政体制,安史之乱后则实行“划分收支,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这一变化说明了(     
A.新式税法的实施B.中央权威的下降
C.农耕经济的衰退D.外贸税收的增多
10 . 唐天宝八年(749年),各道产米粟最盛者首推河南、河北,次为关内与河东,更次才是江南及淮南。直到安史之乱,唐室中央政府遂靠赖长江地区之财富维持国脉,至河北、山东藩镇割据,唐室财政更为依赖南方。这一变化(       
A.说明唐政府失去了对北方的控制B.促进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C.导致唐朝封建统治迅速土崩瓦解D.提升了由长江至黄河漕运的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