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而关中辅渠,灵轵引堵水;汝南、九江引淮;东海引巨定;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胜言。然其著者在宣房。

太史公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上姑苏,望五湖;东窥洛汭、大邳,迎河,行淮、泗、济、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北自龙门至于朔方。曰:甚哉,水之为利害也!余从负薪塞宣房,悲瓠子之诗而作河渠书。

——摘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据《新唐书地理志》所记载全国水利工程共236处,前期为155处,后期81处,前期约占三分之二弱。若以秦岭及淮水以南为南方,以其北为北方,则北方前期水利工程占104处,南方51处,北方占三分之二强。但若加上前期陇右道地区的水利,则前期北方占十分之七八或更多。从后期南北地区情况看,后期81处水利中北方仅为14处,南方67处,南方占十分之八强。

——摘编自姚汉源《中国水利史纲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西汉时期水利兴修的特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水利工程的分布概况及形成原因。
2024-05-31更新 | 180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合格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
2 . “穿越”时空某校历史社团以“如果重回古代,我愿意生活在__________朝”为主题,展开了讨论。
(1)学生甲:我愿意生活在宋朝,理由是(     )(双选)
A.经济发展,重心南移B.理学形成,儒学复兴
C.初创行省,治理地方D.疆域辽阔,国家统一

(2)学生乙:我愿意生活在唐朝,因为它(     )(三选)
A.开元盛世,社会繁荣B.三教并行,文化多元
C.榷场活跃,都市繁华D.政权并立,崇文抑武
E.国力强盛,疆域拓展

(3)学生丙:唐朝也并非十全十美,从__________之后由盛转衰。(     
A.七国之乱B.黄巾起义C.安史之乱D.靖康之变

(4)学生丁:有些动荡时期也有亮点,比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__________就很有特色。(     
A.政权更迭B.独尊儒术C.南北对峙D.民族交融

(5)学生戊:其实,春秋战国和汉朝也很了不起。他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2024-02-2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以史为鉴是中国古代治史的优良传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作者及著作写作时代内容摘录
陆贾(约前240-前 170)《新语》汉高祖时期秦始皇设刑罚, 为车裂之诛……蒙恬讨乱于外, 李斯治法于内……秦非不欲治也, 然失之者, 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
贾谊 (前200-前168)《过秦论》汉文帝时期二世不行此术, 而重以无道……繁刑严诛, 吏治刻深;赏罚不当, 赋敛无度。天下多事, 吏不能纪; 百姓困穷, 而主不收恤……蒙罪者众, 刑戮相望于道, 而天下苦之。
柳宗元(773-819)《封建论》唐朝中后期秦有天下, 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废侯卫而为之守宰……不数载而天下大坏, 其有由矣。亟役万人, 暴其威刑……咎在人怨, 非郡邑之制失也。
(1)陆贾、贾谊、柳宗元对秦亡原因的认识反映了各自怎样的政治主张?
(2)对于秦亡原因,你认为可以从哪些角度分析?
2024-02-0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校际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古代官员会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相互“迁转流动”,表1为唐后期藩镇武将入朝为官的情况统计,据此可知(     
地区类型朝廷征召随帅来朝弃帅来朝藩帅推荐因入卫等留京
顺地藩镇133115
割据藩镇03630
A.中央地方人才实现自由流动B.征召是武将选调的主要方式
C.藩镇间相互牵制延续唐政权D.中央对地方仍有一定的控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根据《通典》《册府元龟》等资料整理出的唐代各时期税收估算示意图(部分)。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A.①时期的税收折射了唐朝全盛时期的国力雄厚
B.②时期税收锐减的直接原因是“安史之乱”
C.③时期税收的增加是由于藩镇割据问题的解决
D.④⑤时期税收的持续增长得益于两税法的推行
2024-02-0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五代时期,周景受后周世宗派遣改造汴州城,周景心知汴水疏浚后,将有大量淮浙客商经汴水入京。因此,他率先奉诏在汴水口起楼十三间,转租给商贾存放货物,以致山积波委,岁入数万计。由此可见,当时(     
A.交通成为商业决定因素B.城市非法占道经营现象普遍
C.商品经济日益走向繁荣D.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重要的转折点,影响巨大,在客观上推动了(     
A.南北经济的进一步联系B.经济重心的南移
C.北方再次成为政治重心D.佛教大规模传播
2024-01-1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朝中后期军事行动比较多,每逢有重大军事行动,朝廷都会向各地征调兵马,此时各地藩镇都会借战争的名义来向朝廷邀赏。很多节度使在战争期间也常常散发钱财赏赐军队,甚至出私财赏赐将士们。这些做法(     
A.加剧了地方军队的腐败B.消解了中央与藩镇的矛盾
C.增强了地方藩镇的实力D.充分暴露了募兵制的弊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朝中期以后,朝廷往往为节度使加相衔,“并列衔于敕牒后,侧书‘使’字,故有‘使相’之称”。带相衔节度使入京朝觐时,可履行宰相一般权责,并享受宰相待遇。但“名是宰臣,当署制敕,至于密勿之议,则莫得闻”。由此可见,朝廷设立“使相”(     
A.重建了唐王朝的职官体系B.缓解了内轻外重的割据局面
C.提高了唐中央的行政效率D.适应了维护统治的政治需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B.缓和了朋党之争
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D.加剧了阶级矛盾
2023-07-17更新 | 4704次组卷 | 34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第一中学等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