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建中二年(781年),唐德宗的使臣到魏博镇(藩镇)强令魏博节度使田悦“罢其(军士)四万,令还农”。田悦“集应罢者,激怒之曰:‘汝曹久在军中,有父母妻子,今一旦为黜陟使所罢,将何资以自衣食乎!’”后田悦自出家财,重新安排军士回归部伍,于是“军士皆德悦而怨朝廷”。此事可用于说明(     
A.安史之乱的爆发具有必然性B.唐朝中央集权遭到巨大威胁
C.部分节度使已有抗旨的倾向D.唐德宗有效打击了藩镇势力
2024-05-02更新 | 91次组卷 | 27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严格来说,要到秦汉,才是中国历史上正式有统一政府。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一直要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分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材料三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阅读材料一、写出“封建的统一”所指的制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秦朝地方政治制度“大变动”的相关史实。
(2)据材料二、比较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
3 . 图为唐代不同年份人口概况。导致图中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局势动荡B.税收制度改革C.自然灾害频繁D.移民政策保守
4 .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八月甲辰,上皇降诞日,于金明楼宴百官,赐采五百匹”。“赐采五百匹”的数目,实在无法与天宝十四年(755年)的赐采“二万匹”相提并论。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杜甫则感叹唐玄宗诞节“先朝常宴会,壮观已尘埃”。这种变化反映出唐朝(     
A.节俭之风盛行B.政权更迭频繁C.君主专制加强D.国力由盛转衰
2023-11-2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845—865年文臣(主要是朝臣)在藩帅(以节度使、观察使为主)群体中所占比例。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藩镇割据问题日益严重B.中央仍具有较大影响力
C.唐后朝的国势由盛转衰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玄宗即位后,为防御吐蕃、突厥、契丹等对唐边境的不断袭扰,改变了边防重镇原来以几百人为单位的小军事部署,开始部署集中指挥的庞大集团军;为缓解中央财政压力,又给予集团军节度使自行募兵权并允许其自行组织屯田以解决军粮的不足。这说明唐朝节度使(     

A.为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B.是中央决策的重大失误
C.必将导致安史之乱发生D.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2023-10-23更新 | 414次组卷 | 48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7 . 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代宗即着手重建国子监,并颁布诏书称:“其诸道节度、观察、都防御等使,朕之腹心,久镇方面,眷其子弟……恐干戈之后,学校尚微,僻居远方,无所咨禀,负经来学,宜集京师”。虽天灾、战乱不止,唐政府仍给予国子监大量财政支持。唐代宗这一举措(     
A.旨在利用儒学维护社会秩序稳定B.体现了政府恢复教育的强烈愿望
C.适应了中央集权强化的现实需要D.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基础不断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欧阳修统计:“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者三四岁而亡。”这一现象的出现(     
A.说明唐朝政局动荡不安B.冲击了儒家的伦理道德
C.促成了“五代十国”局面D.反映了皇帝地位的衰落
9 . 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黄巢作诗写到:“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末农民战争(     
A.冲击了唐朝统治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C.平定了安史之乱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公元733年,唐玄宗改唐初10道为15道,置采访、观察使以常驻,主管监察,道逐渐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安史之乱后,军事成为道的主要政务,唐廷遂将原在边防实行的镇守节度使制应用于诸道。这一调整(     
A.完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制度B.有利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体现了中央对现实的政治妥协D.加速了唐王朝的土崩瓦解
2023-10-08更新 | 281次组卷 | 27卷引用: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