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后,“长安六陷,天子九逃”。杜甫在《秋兴八首·其四》中不无感慨地写道:“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这折射了当时(     
A.外族内迁影响深远B.唐朝诗歌走向繁荣
C.强化集权的必要性D.统治灭亡的必然性
2023-11-1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唐朝中后期,节度使任命由父子、兄弟相传,或由军事拥立,中央只有承认既定事实;藩镇地区的赋税户口完全由本镇掌握。这反映了当时(       
A.君主专制遭到严重破坏B.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
C.藩镇问题削弱中央集权D.郡国并行导致社会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有学者称,五代十国时旧秩序解体、新制度待建,是中国历史从破坏、杂糅走向整合的时期这说明五代十国(     
A.孕育着封建政治制度新发展B.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C.为国家再次大统一奠定基础D.是唐后期政治局面的继续
2023-10-19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七中万达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刘晏受命办理漕运,全力着手漕运改革,并受命招引流民,降低关中百姓赋税。漕运疏通之后“关中虽水旱,物不翔贵矣”,南方漕运路线成为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     
A.唐中央集权面临的危机B.漕运决定了王朝兴衰
C.赋税制度改革的必要性D.中唐经济格局的变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B.缓和了朋党之争
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D.加剧了阶级矛盾
2023-07-17更新 | 4706次组卷 | 34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安史之乱后,唐朝政治局势混乱,然而它仍能维持国祚一百五十多年,其经济方面主要得益于(     )
A.各地藩镇之间相互牵制B.北方农耕经济恢复
C.东南地区财富赋税支持D.均田制的继续推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代大运河漕运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唐高祖至唐中宗时期,每年漕运粮食一二十万石;第二阶段为唐玄宗年间,岁漕粮二三百万石;第三阶段为唐宪宗以后,漕运日益衰落,岁漕粮多则四十万石,少则十万石。经由大运河的漕粮数量越来越少的原因主要是(     
A.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B.黄河流域农业的恢复
C.社会动荡和地方割据D.赋税制度的应时而变
8 . 中国古代的三个依次延续时期分别是:“骄兵悍将的世界”“文治的时代”“与中国传统政治绝异,政治上依种类分四等”,这三个时期是(     
A.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B.唐、五代十国、北宋
C.五代十国、两宋、元D.元、明、清
9 . 史学家陈寅恪提出,自唐玄宗时起河朔地区“政治、军事、财政与长安中央政府实际上固无隶属关系。其民间社会亦未深受汉族文化之影响……当时大唐帝国版阳以内实有截然不同之二分域”。 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A.河朔地区建立少数民族政权B.形成了落镇割据的局面
C.民族同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D.国家统一的局面被打破
10 . 唐开元时(公元713—741年)年铸钱百余万缗。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减为三十二万七千缗。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26—827年)只铸十三万五千缗。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则不到十万缗。能够说明这一情况的是
A.白银取代铜钱成为主要货币B.铜矿开采技术长期不能更新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为削弱D.南方社会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2021-06-08更新 | 1897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太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