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朱温代唐后,偏居河东一隅的李氏,一直以复兴唐室为号召,十余年后一举灭梁。后唐以“中兴”自况,将朱梁比之有穷、新莽,越梁而直接承续唐正统,但在官僚阶层中,除清算少数梁末帝亲信外,留用了大批梁旧臣,这批人成为后唐政治中颇具影响的群体。这反映出(     
A.后唐实际上是唐王朝的继续B.后唐注重政权的合法与稳定
C.后梁后唐是藩镇割据的扩大D.后梁为后唐提供了统治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五代时期,“流官移镇”盛行。各节度使不仅积极发展屯田,而且“多遣亲吏往诸道回图贩易,所过皆免其算”,并将所得财富据为己有。藩镇的财富流向由唐代“取之于镇,用之于镇”变成了“取之于镇,用之于使”。这一变化反映出(       
A.改土归流成效初显B.地方割据势力削弱
C.藩镇经济有所恢复D.基层治理日益衰败
2023-04-09更新 | 851次组卷 | 8卷引用:06·纲要上第06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3 . 如表为唐朝诗人地域分布情况,从初唐盛唐到中唐晚唐的变化可以看出诗人数量的变化受(  )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北方200214272183
南方6890148229

A.文化基础的制约B.政局变化的影响
C.政策调整的牵制D.教育理念的局限
4 . 如图为唐天宝元年(742年)人口密度图。这反映出当时
A.户籍管理更加严格B.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C.全国人口大幅增长D.南方开发程度超越北方
2022-06-07更新 | 973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5讲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配套练习·解析)-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练习(新教材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朝后期的河北幽州,尊安史叛乱的头目安禄山、史思明为“二圣”,并修坟建祠予以祭祀。后朝廷欲变更其俗,“乃发墓毁棺”,居然激起当地兵变。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儒家思想失去统治地位B.中央集权面临着危机
C.朝廷缺乏有效的平叛策略D.疆域变化影响专权体制
6 . 《新唐书》写道:“自天宝以来,大盗屡起,方镇数叛,兵革之兴,累世不息,而用度之数,不能节矣。加以骄君昏主,奸吏邪臣,取济一时,屡更其制,而经常之法,荡然尽矣……盖口分、世业之田坏而为兼并,租、庸、调之法坏而为两税。至于盐铁、转运、屯田……无所不为矣。盖愈烦而愈弊,以至于亡焉。”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藩镇割据的现象B.两税法实施的结果C.唐朝灭亡的原因D.宦官专权的危害性
2022-05-08更新 | 811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5讲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配套练习·解析)-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练习(新教材版)
7 . 学者张国刚把安史之乱后的唐朝藩镇划分为割据型(河朔地区)、防遏型(中原地区)、御边型(西北、西南边疆)、财源型(东南地区)四种类型。并指出,在唐代后期近50个藩镇中,真正割据的主要是河朔三镇。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的藩镇
A.促使唐朝开始由盛转衰B.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C.控制了朝廷的财政收入D.利于延续当时唐朝统治
8 . 下表所示为历史学家张国刚先生对9世纪初叶的唐代藩镇的分类。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唐代的藩镇割据
类型地区概述
独立型藩镇河朔地区多为安史余孽盘踞﹐割据性强
防遏型藩镇中原地区归顺朝廷,听从调遣,对河朔跋扈藩镇行制约作用
防御型藩镇西北边地所设之军镇乃抵御外辱之需
财源型藩镇江淮流域承担着给国家输送粮食、财赋的职能
A.具有区域性与制约性统一的特点B.彻底解决了西北的边患问题
C.造成了国家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D.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2022-03-26更新 | 795次组卷 | 18卷引用:第5讲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配套练习·解析)-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练习(新教材版)
10 . 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下辖的兵马、财物、徭役等,故称节度使。节度使在其地域,可以指挥军队,管理财政,甚至该地区用人大权亦在节度使之掌握,于是便形成为“藩镇”。这一制度设置
A.消除了地方割据隐患B.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加强了对相权的监督D.完善了国家监察制度
2022-01-12更新 | 368次组卷 | 9卷引用: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名题荟萃)-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