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下表为唐代县等第的划分依据及县等第变化统计。据此推测,唐代中后期(     
开元年间元和年间唐朝末年备注
赤县(次赤)7(0)11(9)8(12)政治地位京都治所(天子流寓之地)
畿县(次畿)55(0)49(35)43(35)京都所统(次赤之旁)
望县121127150户口多寡
资地美恶
户口多资地美,冲繁之地
紧县116136142仅次于望县
上县420446404户口多寡六千户以上,边州五千户以上
中县312233258三千户以上,边州二千户以上
中下县265213207不满三千户,边州一千户以上
下县253190201一千户以下
羁縻县32822民族边疆羁縻州下分置
A.地方行政层级变化较大B.人口数呈整体增长趋势
C.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明显D.边疆控制力度明显加强
2024-03-0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有所谓“道”的划分,道之下是州统县的地方行政制度,唐太宗贞观初年,把全国分为十道,这时道只是一种监察巡视的区域,巡视道的官员都属临时派遣的性质,到了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又分全国为十五道,各置常设的“采访处置史”管理,后来地方官吏的权利日益增大,节度使往往兼领道的长官,掌握军政大权,道也成为军事割据区或行政区,于是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摘编自王仲荦著《隋唐五代史》

材料二   在各级地方官的设置上,宋朝基本上是针对节度使的权力开刀的。宋统一后,起初是依照唐制分全国为十道,997年改全国为十五路(类似现在的省),后不断增加,直至二十六路。在路之下,宋的地方行政机构还有州、县两级,与州平级并存的还有府、军、监等机构。在路、州增设“监司”、“通判”等职,有力地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但也造成宋朝冗官多的弊病。

——摘编自周宝珠、陈振主编《中国历史·宋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从唐到宋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两代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产生的不同结果。
2024-04-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份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立国之初即改郡为州。贞观元年,鉴于州地域太小,数显过多,便设“道”,全国分十道,每道派出采访使,为代表中央的具有督抚监察职能的官员,后增至十五道。景云二年,唐政府正式置节度使,集军、政、财、监察权于一身……特别是边境藩镇,拥兵自重,威专一方。由此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平定后,唐朝出现落镇割据。黄巢起义之后,唐朝彻底失去了对藩镇的控制,已经名存实亡。

材料二   宋代地方行政组织分路、州、县三级,同时另有府、军、监等机构。宋仁宗时全国有州府、军、监一级政区二百二十二个。《宋史·职官志》说:“宋初革五季(五代)之患,诏各镇节度会于京师,赐第(宅)以留之。分命文臣出守列郡”。宋还在行政首长之外又增设“通判”一职。规定凡州府文件,必须经通判连署之后方能有效。宋还在州一级设“监当”一职,制衡知州或知府的财政权。宋代的这些政治措施,虽然能防范地方造反或违抗中央,但其弊端也很明显,便是造成内重外轻。

——以上材料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1)根据材料,简析从唐到宋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宋两代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产生的不同结果及对现代治国理政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表为后周世宗柴荣的部分改革措施。这些措施的推行(     
组建中央军队,选拔强壮者充实其内。
严肃军纪,裁汰老弱。
荐举制度,地方官由皇帝亲自任命。
对于在职的官吏还定期加以考核。
A.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B.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要求
C.为唐朝盛世创造了条件D.适应了统一和发展的趋势
2024-01-0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五代十国各割据政权很注意罗致和培养翻译人才即通事,后唐政府中,有的通事既通晓汉语,又通晓契丹语和突厥语,有的甚至“能四夷语、通六蕃书”。这种现象说明当时(     
A.国家统一趋势日益加强B.少数民族汉化明显
C.各政权与周边交往密切D.思想文化趋向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表为五代十国时期部分开国皇帝的信息。这反映出当时(     
朝代开国皇帝出身民族自己追溯的祖先
后梁朱温贫贱汉族舜时代的司徒
后晋石敬瑭贫贱沙陀族人汉代丞相石奋
后汉刘知远贫贱沙陀族人东汉的皇族
南唐李昪贫贱汉族唐朝皇室
A.豪门士族日益衰落B.门第观念完全消除
C.民族交融不断加深D.国家一统趋势加强
7 . 刘喆在《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制的变化及特点》中认为,五代时期的藩镇与唐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许多新特点。如节度使不允许在固定藩镇任职;组织系统和政治功能的严重紊乱;中央干预藩镇幕府僚佐的建设;郡地位上升,对藩镇的隶属关系削弱等,这些新变化表明(       
A.藩镇问题得以解决B.基层治理日益细化
C.蕴含着集权的趋势D.藩镇经济得到恢复
2023-06-14更新 | 27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唐太宗去世后,吐蕃、突厥、奚、契丹等少数民族的骑兵不断袭扰边境地区。数以万计的敌军行踪不定,中央政府难以准确预判各边镇实际布防所需兵力,且由中央政府统一调配的后勤体系也难以应对突发的战事。这有助于解释,唐代前中期(     
A.中央集权体制的破坏B.疆域不断缩小的困局
C.民族交融强化的趋势D.地方武将权力的扩张
2023-04-09更新 | 628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唐德宗年间,宰相杨炎因与京兆尹严郢有隙,暗中指使御史弹劾严郢,致使严郢被降职。卢杞任宰相后,将严郢提为御史大夫,共谋治杨炎。为构成杨炎罪状,严郢无故逮捕了河中观察使赵惠伯,以刑逼供,导致杨炎被流放至崖州。该现象说明(       
A.相权膨胀导致监察效果不佳B.唐代君主专制日益加强的趋势
C.封建监察制度无法发挥作用D.朋党之争导致监察权力的异化

10 . 制度应时代之需产生,透过制度的演变可以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某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整理了唐代以前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

1.为了保证中央的权威,对地方的治理是政治制度的重要部分,学习小组做了如下表格,请将中央治理地方的制度与其所对应的时代相匹配。(每空填写一个序号)
商代西周时期秦代西汉初年汉武帝时期唐中后期

地方治理制度

所处时代

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利用金字塔型结构加强对地方统治
郡县与分封在地方并行,皇帝分封功臣或同姓贵族为诸侯王
内外服制,区别管理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与其他方国和部族
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巩固国防,后陆续在内地增设藩镇
全国推行郡县制,中央任免和考核主要地方官员
划分全国为十三个州部,分设刺史监察地方官员
2.在中央集权的基础上,保持皇权在中央的专制地位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秦代设置了三公九卿来辅佐皇帝组成中央政府,其中“三公”包括(     
A.司徒、司马、司空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C.中书令、尚书令、侍中D.宰相、枢密使、三司使
3.虽然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以往往皇权为中心,但很多时候皇权也会因为一时具体的政治局势而旁落。东汉时期,在中央影响皇帝掌握权力的主要力量是(     
A.外戚与宦官B.豪强地主
C.朝廷文官群体D.功臣与诸侯王
2022-11-29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