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下表为安史之乱前藩镇与中央兵力对比,天宝年间,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据此表可知,节度使制
名称军队数量名称军队数量名称军队数量
中央军90000人朔方节度使64700人河西节度使73000人
平卢节度使37500人陇右节度使75000人北庭节度使20000人
范阳节度使91400人安西节度使24000人剑南节度使30900人
河东节度使55000人岭南节度使15400人

A.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B.降低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C.造成官僚机构队伍臃肿庞大D.使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2021-12-08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实验中学(西校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五代十国,皆节镇之流裔而合兵者也。”其依据应是
A.五代政权除后唐外多定都于开封B.唐后期藩镇割据纷争愈演愈烈
C.唐末黄巢起义威胁统治者的利益D.五代十国政权的更迭过于频繁
3 . 天宝十四年(755年)二月,安禄山“使副将何千年入奏,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玄宗本着“禄山,朕推心待之,必无异志”,答应了安禄山的请求。这一事件
A.标志着藩镇割据的正式形成B.说明唐朝的民族矛盾尖锐
C.消除了各地藩镇谋反的心理D.加速了安禄山叛逆的进程
4 . 甘露之变(835年)是唐代官僚铲除宦官不成反遭打击的宫廷政变,对晚唐历史影响深远,此后初步形成了一种中枢内外共议体制,宦官不仅获得了与外朝对等的“内大臣”地位,还直接干预皇位继承,出现了“中尉大臣也,宰相亦大臣也”、“中尉与国同体”、“宦官益盛,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宰相如草芥”等说法。这种现象
A.有利于唐代皇权逐渐得到强化B.促使宦官有效分割朝政权力
C.成为唐代宦官干政的最早方式D.推动了文官地位的日益提高
2021-05-0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