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大变迁的时代,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处在急剧的不断变动的过程中。唐代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首要标志。唐代的犁已由直辕犁改进为曲辕犁。曲辕犁结构完备,装有犁壁便于深耕,配有犁评,可调节犁锋入土的深浅度,操作灵活省力,便于转弯,提高了耕作速度和质量。

   

     图1 隋朝“三省六部”制            图2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隋唐时期的变化”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 . 下图是唐朝初年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序图,据此可知三省六部制(     

A.加强了相权削弱了皇权B.使尚书省具有决策权利
C.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D.使门下省掌握执行权利
2023-03-02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3·福建·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图1、图2分别是唐初和唐玄宗开元时期政府结构示意图。这些变化反映出(     
A.尚书省的参政权开始丧失B.中枢机构运行程序的完善
C.统治者对相权的矛盾心态D.中央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2023-08-28更新 | 27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纲要上)
21-22高二下·广西·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为唐代三省位置图,宫城正中为太极宫,是皇帝的居住和办公地。中书省、门下省与主行政的尚书省隔着宫墙,南北分开。这种建制构型,体现出(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尚书省加强对行政干预
C.宰相的权力进一步分散D.适应于强化皇权的需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史记·陈丞相世家》


(1)据材料一概括宰相的基本职能。

材料二



(2)指出图一和图二代表的制度,分析皇权和相权的变化。

材料三   三省六部制是唐代职官设置的整体,三省是对重要最高权力的划分,将以前属于宰相的政府决策和执行权分开,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承担。中书、门下两省是以皇帝的名义草拟和颁发诏令,且门下审复的第一个手续就是向皇帝复奏画敕,最后一个手续是用皇帝的宝玺进行“印逢”,就是说其工作运转受到了皇帝的严密控制,其权力完全是皇帝所赋予。在以皇帝和三省为核心的最高领导机构之下,政令的具体执行由六部与尚书省具体负责。唐代的六部设置于尚书省之下,分别为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在每个部下面又设置了四个司,这样中央的领导机构为皇帝和三省,重要的执行机构就是六部和二十四司,这些机构统领着全国的行政事务。

——摘编自赵冬云《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设置及其发展》等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三省六部制的内容。(权力结构,职权)
6 . 下图为唐太宗贞观初年的政令形成、实施流程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中书省草拟政令权力不受限制B.门下省拥有决策的绝对否决权
C.皇帝失去对政令决策的否决权D.六部分担尚书省的实际执行权
8 . 阅读下图,判断下列有关该图反映的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创立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B.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
C.相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权D.加强了中央集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