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下图是某一朝代设置的中央机构示意图,该朝代是(       
A.秦朝B.汉朝C.唐朝D.清朝
2024-01-3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唐代名臣范祖禹说:“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奉行,机事往往留滞,上意亦颇以为悔。”由此可知,范祖禹认为三省六部制(     
A.降低了行政效率B.加强了君主专制C.减少了决策失误D.提高了工作效率
2024-01-1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著名诗人王维在天宝年间曾官拜给事中,掌驳正政令之事。给事中在唐朝隶属于(     
A.鸿胪寺B.中书省C.尚书省D.门下省
2023-07-19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唐代前期中宗、睿宗年间,盛行的“墨敕斜封官”,即由皇帝直接敕封,而未经过中书省“宣署申覆”(拟定并盖印)及门下省复审与吏部铨选。由于这类官员告身(任命状)是斜着从侧门交付中书省执行,且其上所书“敕”字用墨笔(与中书省黄纸朱笔正封的敕命不一样),故得名。对此的认识是(     
A.三省分权体制取代皇权专制B.皇帝突破制度约束以打击藩镇势力
C.当时科举制度存在严重弊端D.中央集权制度下权力运行程序违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三省分别负责“草拟皇帝诏令”“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执行”。下列关于其运行流程表述正确的是(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B.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C.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D.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6 . 某同学准备以隋唐时期中央决策体系的完备为主题开展项目研究,下列可以作为研究对象的是(     
A.中朝尚书令的作用B.政事堂的议事机制
C.内阁与六部的关系D.军机处官员的职责
7 . 《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认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下列选项体现了这一治国理念的是(     
A.九品中正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两税法
8 . 唐朝时,皇帝赋予门下省给事中的职掌包括“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这一做法(     
A.推进了民主政治的建立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加剧了君权与相权矛盾D.降低了决策的失误风险
9 . 东汉光武帝变革了中枢机构。《后汉书•伸长统传》记载,光武帝“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这一变革起到的作用是(       
A.提升了内阁的职权B.提高了中朝的地位
C.加强专制集权统治D.加强边疆地区管辖
10 . 示意图有助于呈现历史发展的概貌。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示意图,其反映的主题是(     
A.选官制度的变化B.地方官制的变迁
C.中枢机构的演变D.中央集权的加强
2023-01-05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