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中书门下成为超然于三省之上的最高决策兼行政机关,使职(即中央派遣的官员)和使职化的六部寺监成为政务执行的主体,唐代政务裁决的中心转移到了中书门下,国家最高权力的行使不再通过三省分工制衡的机制,而是以中书门下为核心形成了新的运作机制”。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出唐代(     
A.国家政治体制发生嬗变B.君主集权进一步加强
C.中书门下掌握了决策权D.三权分立原则的完善
2024-04-11更新 | 611次组卷 | 8卷引用:押第3题 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唐代初期,政务事项原则上都要先向尚书省申报,再以尚书省的名义奏报皇帝。唐高宗和武则天之后,却逐渐形成了“事无大小,皆悉闻奏”的局面,比如有太学生直接向武则天告假回家,还得到了武则天应允。这一变化可以说明(     
A.监察制度日趋完善B.官僚机构对皇权的限制愈加艰难
C.行政效率不断降低D.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逐步加强
2024-03-19更新 | 715次组卷 | 1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支撑点,是古代中国极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东晋北宋
比例4%17.2%24.5%46.1%

——据何怀宏《选举社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实现君主“独制”而推行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唐朝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宰相制度的特点。
(3)概括材料三反映出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及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