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技(魏晋-隋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印章是用反刻的文字取得正写文字的方法。石刻是印章的扩大。秦国的十个石鼓是现存最早的石刻。公元4世纪左右的晋代,发明了墨拓法,即用事先浸湿了的坚韧薄纸铺在石碑上面,轻轻拍打,使纸透A石碑罅隙处。待纸干后,刷墨于纸上,再把纸揭下,就成为黑底白字的拓本。在这些条件下,雕版印刷术发明了。这反映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具有(     
A.渐进性B.开放性C.实用性D.经验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成书于北魏的《齐民要术》吸收了《尚书》《诗经》等经典的民本、农本思想,主张富民、孝道,指出赡养父母的前提是要发展农业;并吸收了孟子、荀子等人的主张,要求遵循天时、地宜的自然规律。这说明(     
A.儒家思想影响农业理念B.统治阶级推崇儒家文化
C.民族关系决定经济发展D.自然条件限制农业生产
3 . 有学者在谈及中国古代发明时指出:“中国古代没有完善的形式逻辑思想,很难产生严密的理论武器,因此科技只是停留在经验技术层面,而古希腊的科学哲学思想却使得技术转化为生产动力。同时农耕文明使得指南针运用于海外朝贡贸易,而非西方充满冒险主义的贸易远航。”该学者意在强调(       
A.科技的实际作用受社会环境因素影响B.农耕文明下的社会生产力低下
C.中国古代发明推动了世界近代化转型D.中华文明领先世界具有必然性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刘焯,隋朝信都人,熟知经学,受聘为州博士。开皇六年,洛阳《三体石经》运至京师,因文字磨损难辨认,朝廷召群儒考证,刘焯以真知灼见力挫诸儒,由此受忌恨被革职;还乡后曾被召用,又再被罢黜,遂专心著述,写出《历书》《五经述义》等若干卷。隋炀帝时期,他在《皇极历》中创立“等间距二次内插法”,较好地解决了太阳运动不均匀性的计算问题;主张改革推算二十四节气的方法,并运用等差级数法和坐标变换法等解决计算问题。他第一个对史书记载的“千里影差一寸”说提出异议,力主实测地球子午线;较精确地计算出岁差,定出了春分点每76.5年在黄道上西移1度,与现行数据非常接近。他在天文学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天文学家刘焯的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概括刘焯取得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焯身上体现出传统士大夫的精神品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晋书》记载,当时某一著作提出的“制图六体”包含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等六条法则。这是古代最系统、最完整的地图学理论体系,在地图史上具有首创意义。该著作是(     
A.《禹贡地域图》B.《梦溪笔谈》
C.《徐霞客游记》D.《坤舆万国全图》
6 . 在中华文明史上,唐代是一个少有的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朝代。唐代因多种文化汇聚而导致文化昌盛,富有生机。下列史实中,不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
B.贾思勰著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
C.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带回多部佛经
D.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齐民要术·序》中有“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的话,但在全书中却详细描述了栽种蔬菜瓜果、植树营林、养鱼、酿造等多样经营、市场售卖的相关内容。这说明该书作者
A.主张兼顾经济效益B.忽视粮食作物种植
C.关注农业精耕细作D.提出工商皆本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