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外文化交流(魏晋-隋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记载:“伪周革命之际,十道使人天下选送明经、进士,及乡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这样庶族阶层地位的迅速上升,成为唐代文化不断普及的主要新兴力量。新兴的庶族地主中的很多人出身贫微,或者有过艰难的奋斗经历,他们更了解民间的疾苦和社会矛盾所在。许多政治上不得意或者主动放弃仕途的知识分子,走向社会底层授业解惑,宣传儒家讲求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规范,担负起教化百姓的重担。他们为文化向社会底层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唐朝物质经济的高度发达,庶族地主构成的新文化队伍的阶层也不断壮大,教育的深入普及发展再加上唐朝宽松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氛围,都对“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使参与和享受文化的社会阶层逐渐下移。精英文化被广大群众接受,而通俗文化也相应的提升了水平,所以唐朝的文化显示出空前活跃的氛围。

——唐伟《试论唐朝文化的普及》

材料二   唐时印度的熬糖法、东南亚的植棉和棉织技术、印度的佛教艺术、西域乐舞的传入,使得唐代文化显得多彩多姿。而敦煌宝窟中的壁画和雕塑,更是对外文化交流的艺术结晶。通过开放,唐文化深刻地影响了周围各国:南被东南亚;西南至印度;东方则哺育着日本、朝鲜,加速其进入文明之邦的步伐;西方则通过伊朗而与希腊、罗马的文化相交流,既丰富了自己,又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因而提高了当时在国际上的地位。唐代中国与各国频仍的文化交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写下了动人的篇章。鉴真东渡日本时,带去了大量文物典籍,并参加了修建唐招提寺的建筑,至今鉴真仍为日本人民所怀念。日本人念念不忘唐代中国文化的影响,津津乐道唐人、唐乐、唐诗和唐代书法等。

——据刘海峰《试论唐代文化的开放性》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文化普及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文化开放性的影响。
2023-09-09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日本元正天皇养老二年(718年)制定的《养老令》共十卷三十篇九百三十二条,与唐令作一比较可知是从一千五百多条的贞观令中拣抄出来的。又据《续日本纪》卷二十记载,公元8世纪中叶,天皇下诏“令天下家藏《孝经》一本,精勤诵习,倍加教授”。由此得出(     
A.大唐文化的兼收并蓄B.中华文化是日本社会主流
C.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D.对外交流丰富了日本文化
3 . 据《新唐书·东夷列传》记载,日本使节在觐见皇帝后,大部分被安排进国子监学习,衣食住行等所有费用均由唐朝政府提供,学成后再返回日本,日本僧人则多在长安各大寺院寻师求法,如空海便在长安的青龙寺学习,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     
A.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外传B.造就了东南亚文化圈的繁荣
C.有利于古代日本社会的变革D.导致日本中央集权体制瓦解
2023-05-07更新 | 1516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州老窖天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中国传说记载,早在距今5000年前左右的神农时代,神农氏就发现了茶。从此,茶就走进了中国人的视野。周武王伐纣时,川蜀等地的茶就被当作地方特产,上贡到朝廷。春秋时期,茶叶已作为供人食用的菜肴汤料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魏晋以来,茶因清淡虚静而渐渐受到佛、道教徒的广泛推崇。唐朝时,饮茶多以茶饼研末,煮茶时讲究“三沸”,使得烹茶更具文人雅兴,于是茶道大行。当时南方产生了官茶园、寺茶园、农茶园等不同形式的茶园,仅湖州一年的造茶产量就是一万八千四百斤。唐朝政府还开辟茶马古道、开设茶马交易市场,强化边疆管理。随着唐朝与日本、印度、波斯、非洲国家的交流,茶叶也流通到了世界各地。辽金元时期,少数民族在茶中添加马奶、红枣、枸杞、油酥等物,使茶带上了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明清时期,沿着郑和下西洋的航线形成了一条海上茶叶之路,以茶叶为大宗、经蒙古高原到俄罗斯的恰克图贸易也走向兴盛。

——摘编自彭星霖《基于历史角度分析茶业在我国的发展与兴衰变化》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茶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茶业发展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唐中宗时,吐蕃使团曾与李邕为代表的皇家球队举行马球比赛,皇帝亲临观看;高丽、日本等国也有与唐王朝进行马球竞技的文字记载;新科进士及第后,会在长安月灯阁举办马球竞技以示庆祝。据此可知,马球运动
A.推动中外交流B.主导体育发展
C.影响价值导向D.彰显时代气息
6 . 在述及唐朝时期邻国、藩属国遣送留学生来中国时,相关史料均有记载。据以下史料,可以得知
史籍书目记载内容
《太唐文武皇帝实录》贞观元年,……上谓使臣曰:“朕(太宗)虽以或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寻建学舍数百间,聚四方生徒。无何诸蕃慕善,酋长请遣子弟受业,许之……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十一》“于是四方学者云集京师,乃至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酋长亦遗子弟请入国学,圣堂讲筵者至八千余人。”
A.儒家文化开始辐射东亚B.日本、琉球和新罗落后
C.唐文化具有强大吸引力D.唐朝大力倡导朝贡贸易
2021-12-15更新 | 275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隋书倭国传》中记载:“上遣文林郎裴世清使于倭国,度百济(今朝鲜半岛南端), 行至竹岛……又东至秦土国,其人同于华夏,以为夷洲(今台湾),疑不能明也。又经十余国,达于海岸,皆附庸于倭。”可见隋朝时
A.与东南亚各国建立官方联系B.中日官方交流加强
C.日本对外扩张势头已经显现D.指南针已广泛使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