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外文化交流(魏晋-隋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据统计,表为汉至唐正史中有关罗马记载的文字数及其占比。可以推断,影响正史中涉及罗马文字占比的主要因素是(     

A.正史成书时期的社会环境B.拜占庭帝国实力的消长
C.中原王朝的治国理政水平D.所载王朝的大一统程度
2024-06-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高三最后一次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据统计,从唐商船最早入日的时间841年算起,至唐亡国前有记载可查的唐商周汾入日的893年止,前后51年间,唐商船往返日本30余次。这个往返次数不仅远超遣唐使的次数,甚至也超过新罗商船自唐赴日的次数。由此可见,唐朝(     
A.与日本的贸易频繁B.与新罗的联系较少
C.朝贡贸易无法延续D.建立起东亚文化圈
3 . 如图是位于西安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局部)。据石碑所载,唐贞观九年(635年),基督教聂斯脱里派(景教)教士阿罗本带经书从波斯到唐朝都城长安,“帝使宰臣房公玄龄总仗西郊,宾迎人内,翻经书殿,问道禁阁"。该石碑的记载可以说明唐代(     
A.民族交融盛况空前B.对外开放文化兼融
C.边疆管辖行之有效D.文化传播影响异域
2024-04-10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月考(七)历史试题
4 . 在西安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形成于唐代,由波斯人撰述,以中文楷书和古叙利亚文刻写而成。碑文记载波斯僧人阿罗本来中国长安及其他多地宣讲教义、设立景教寺院等事。该碑作为证据可以印证当时(     
A.唐朝主流思想变化B.楷书成为主要书体
C.中外经济往来频繁D.文明之间交流密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所示为某同学搜集的学习材料,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奈良时代(710—794年)的日本文献中关于茶的记载极其少见。
从630年到894年,日本共遣使赴唐15次。
平安时代前期(794—930年),人们开始种茶、制茶、饮茶、咏茶,茶文化之风大盛。
815年,嵯峨天皇临朝时,入唐法师空海上书《献梵字及杂文表》云“观练余暇,时学印度之文,茶汤坐来,乍阅震旦(梵文‘中国’的音译)之书”。
A.遣唐使推动了中国茶文化在日本传播B.唐朝实行“厚往薄来”的外贸方针
C.唐文化对东南亚国家具有巨大吸引力D.唐朝实行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
6 . 据《古今乐录》记载,“横吹”即“胡乐也”,是张骞凿空西域后,由中亚一带传入中原。唐朝时,“洛阳家家学胡乐”。这反映了(     
A.国内民族关系的融洽B.中外文化的相互交流
C.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D.民众生活的富足安逸
7 . 唐传奇《崔炜传》中曾记载,晚唐德宗年间,主人公崔炜在一番曲折的经历后获得了一颗珠宝,于是他回到广州找一个年迈的胡商售卖。胡商见到后大惊失色,说,此珠是大食国的国宝阳遂珠。一千年前,汉初的南越国国王赵佗派一个“异人”到大食国偷取而来。后随南越国王埋入地下。······胡商还说,自己受国王所托,从大食国乘船远渡来,就是来寻此珠宝,愿意以十万缗钱交换此珠。对这一情节,四位学生都认为有史实错误,下面四位学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学生甲,唐朝时海上丝绸之路并未开通,大食国商人无法乘船来到中国
B.学生乙,大食即阿拉伯帝国,兴起于公元7到8世纪,汉初时还不存在
C.学生丙,唐朝时广州并不是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中不可能有胡商活动
D.学生丁,文学是虚构的,与时代背景毫无关联,文中的史实也没有意义
8 . 据《旧唐书·西戎传》记载:开元初,大食遣使来朝,“进马及宝钿带等方物。其使谒见,唯平立、不拜,宪司欲纠之。中书令张说奏曰:‘大食殊俗,慕义远来,不可置罪。’上特许之。”这反映出唐朝(     
A.对外交流的灵活包容B.在朝贡贸易中主张恩威并施
C.践行平等的民族理念D.注重与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
9 . 据《旧唐书》记载,在公元661年,阿拉伯帝国入侵波斯,波斯萨珊王朝王子俾路斯求救于大唐,唐高宗即在波斯疾陵城(今伊朗扎博勒)设波斯都督府,任命俾路斯为都督,隶属安西大都护府。唐高宗此举( )
A.彰显大唐盛世的胸怀B.增强了唐朝与世界的交流
C.促进西域民族的交融D.有利于维护西北边境的安全
2022-12-2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桂平市浔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日本元正天皇养老二年(718年)制定的《养老令》共十卷三十篇九百三十二条,与唐令作一比较可知是从一千五百多条的贞观令中拣抄出来的。又据《续日本纪》卷二十记载,公元8世纪中叶,天皇下诏“令天下家藏《孝经》一本,精勤诵习,倍加教授”。由此得出(     
A.大唐文化的兼收并蓄B.中华文化是日本社会主流
C.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D.对外交流丰富了日本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