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材料二   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日渐突出,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王安石在上时政疏中指出:“方今朝廷之位,未可谓能得货才;政事所施,未可谓能合法度,官乱于上,民贫于下,风俗日以薄,对力日以困穷。”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三冗”具体指什么?
(2)为了改变“积贫”、“积弱”局面,王安石各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3)材料二中王安石变法为“能得贤才”,采取了哪些措施?
2 . 由于北宋境内养殖马匹效果不佳,故北宋政府与西蕃、回纥等少数民族政权进行频繁的茶马贸易,即北宋用茶叶和丝绸等换取少数民族的马匹。这在一定程度上
A.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促使北宋完成统一大业
C.阻碍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D.有利于北宋政权的巩固
3 . 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A.标志着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结束B.是五代十国时期武将篡位的延续
C.意味着节度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D.反映了北宋中央集权统治的强化
4 . 面对“积贫”积弱"的现状,北宋先后进行了“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相比,王安石变法更侧重于
A.澄清吏治B.培养人才C.增加收入D.充实边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A.社会动乱B.自然灾害C.吏治腐败D.制度构建
6 . 下面是哪一朝代的疆域图
A.西晋B.东晋C.北宋D.南宋
2021-08-1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后案)
7 . 宋初如何收权?
2021-08-0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备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精品学案
8 .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三大原则?局限性?
2021-08-0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备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精品学案
9 . 南宋的偏安
1127年北宋金攻灭,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虏,史称________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定都________史称南宋。南宋与金多次战争,最终在1141年年与金订立和议,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________________被南宋朝廷逮捕杀害。
10 . 王安石变法
背景:①北宋中期后出现三冗(冗兵、冗官冗费)和两积(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大臣范仲淹发起以________为宗旨的改革,史称________,但因触犯官僚集团的利益,遭到抵制失败目的:________年王安石主持变法,变法的目的是________
内容
富国方面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评价: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