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尚书省
B.参知政事
C.军机处
D.枢密院
2018-11-12更新 | 245次组卷 | 57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理科)
2 . “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材料意在说明北宋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重文轻武
B.强化皇权
C.分权制约
D.控制地方
2018-10-22更新 | 371次组卷 | 23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3 . 宋代规定,枢密院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武府”,其长官“枢密使”不得由武将担任,只授予文职官员。此规定
A.不利于充分发挥军队战斗力
B.提高了官员的军事理论水平
C.形成了军政和行政互相制衡
D.扩大了宰相对军事的监督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神宗元丰三年,对职官制度作了改革。宰辅制度恢复了唐三省制规模,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派门下侍郎,行侍中之职,右仆射派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之职,借以发挥中书揆议、门下审复、尚书承行的职能,实际上权归中书。据此可知元丰改制
A.完全恢复了隋唐三省六部制
B.消除北宋冗官、冗费、冗兵问题
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朝与宋初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中最为相似的是
A.分割相权B.设立六部C.分散地方官权力D.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以后的历代皇帝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这反映了宋代
A.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
B.结束了“重文轻武”的五代风尚
C.形成了“以儒立国”的正统思想
D.出现了“积贫积弱”的社会状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代从乾德元年(963年)开始,朝廷陆续“命大理正奚屿知馆陶县、监察御史王祐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清县(知,即兼理、兼管之意)”。北宋知县的设立表明
A.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B.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
C.君主权力的行使比较随意D.县取代州成为基层单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社会现象属于北宋时期的是
①经常看到运往边境的岁币
②定期有读书人参加殿试
③土地兼并基本不受限制
④知州受到通判的监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宋太祖赵匡胤本为后周殿前都点检,960年,奉命御辽。到达陈桥驿时,发生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王朝,史称“陈桥兵变”。

对“陈桥兵变”,宋初众说纷纭,《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赵匡义命重修《太祖实录》,说:“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讳”,“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

今人研究认为,赵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太宗重修《太祖实录》关于“陈桥兵变”记载的原因。
2017-07-13更新 | 1807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开原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古代中国,一个独裁者靠自己个人是无法控制整个社会的,他必须依靠能够忠于自己的人去管理社会,这些打着独裁者招牌的管理者又是他们所辖部门的小独裁者。由于他们并不都是真正发自内心忠于独裁者,他们一边为独裁者效力,一边谋取自己合法或非法的利益;一旦独裁者失去控制,小独裁者们便成为互不相让的分裂割据的主要力量,从而演变成地方割据。

—-摘编自赵学聪《中国中央专制集权制度的演变》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央与地方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