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代大臣文彦博概括当朝政治的特点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王夫之也谈到“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无死刑)”。这说明宋代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基本解决
B.实现了儒家君民共治的理想
C.君权弱化促使官僚政治成熟
D.治国方略的调整影响政治生态
2017-05-02更新 | 56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6-2017学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古代中国,一个独裁者靠自己个人是无法控制整个社会的,他必须依靠能够忠于自己的人去管理社会,这些打着独裁者招牌的管理者又是他们所辖部门的小独裁者。由于他们并不都是真正发自内心忠于独裁者,他们一边为独裁者效力,一边谋取自己合法或非法的利益;一旦独裁者失去控制,小独裁者们便成为互不相让的分裂割据的主要力量,从而演变成地方割据。

—-摘编自赵学聪《中国中央专制集权制度的演变》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央与地方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高宗对大臣说,今后凡是“批降御笔处分”,虽然出自“朕意”,但必须“经由三省、枢密院”,如果出现不当,允许大臣们“奏禀”。宋孝宗任命曾任王府教授的刘章到漳州做知州,因遭到谏议大夫王大宝的抵制而没有执行。这表明
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君权受到很多威胁
2016-12-12更新 | 268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3-2014年广东汕头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4 . 宋代的军政要务和人事任免,君主常以“内降”、“内批”、“中旨”、“御笔”等形式直接处理,“除授不归中书”。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A.中枢体系中的相权被大大削弱
B.政治生活具有重文轻武的倾向
C.中央决策层已经初具内阁制雏形
D.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5 . 北宋诗人苏舜钦曾这样描述:“游嬉于廛市间,以鬻巧绣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另一位北宋文士宋祁形容说:“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之,而雇人荷之。”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北宋中期面临哪一社会问题
A.冗官B.冗兵C.积贫D.积弱
2016-11-21更新 | 58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1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卷
6 . 《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院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
A.军政
B.民政
C.行政
D.财政
2016-11-18更新 | 1050次组卷 | 66卷引用: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这反映出宋代统治者
A.强化对民间思想的控制
B.更加青睐主张改革的官员
C.重视对百姓信仰的管理
D.倡导重文轻武的治国现念
2016-11-07更新 | 22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7届山西省高三9月名校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