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司举管一路的大权。1007年后,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     
A.铲除地方割据根源B.削弱相权以加强集权
C.提高政府行政效率D.分化事权以相互牵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代科举制不但取消了门第限制,扩大了取士名额,考试内容也从以诗赋为主改为经义、诗赋、策论并重,而且考中进士即可授官,无需再经吏部考试。这会
A.解决了阶层固化的问题B.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
C.确立重文轻武治国理念D.空前地强化中央集权
2021-12-01更新 | 678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我国近代国学大师梁启超认为可以从以下要素给历朝历代打分。

考察一个王朝,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素

一、政治(清明的时间长短、政局的稳定性)
二、文化(思想是否具有活力,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具有朝气、活力)
三、风俗(即民德,基层民众的素质、社会主流道德风尚如何)
四、经济(民众的生活、商业是否发达,是否按照历史的惯性自然发展)
五、国防(是否有强大的武装抵御外来侵略,对外战绩)
六、教育(国民教育程度,人才培养)
七、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
八、领土(直接治理面积以及表示臣服的属国范围)
九、科技(发明创造、生产力发展水平)
十、国际地位(在当时世界上的国际地位,与世界同时期各国的综合国力比较)
根据材料,对中国古代历史上某一朝代进行打分(只需选取其中三个要素分别打分,其中“经济”是必选要素)并加以说明或者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要素并打分,说明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2023-05-27更新 | 239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宋)天圣进士,英宗朝官至三司使的蔡襄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这反映了宋代
A.重文轻武是社会主流B.加强统治的独特措施
C.经世致用已深入人心D.科举是选官唯一途径
5 . 宋太祖定下了“誓不诛大臣”的誓约。南宋时士大夫们引用的“誓约”从“誓不诛大臣、言官”到“誓不杀大臣及言事官”,再到“誓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誓约的变化(     
A.说明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加强B.证明宋代从不诛杀文人
C.反映谏官地位得到迅速提高D.带有士大夫政治的痕迹
6 . 与唐代官员受门第的控制不同,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宋代这种“士”从“民”来的人数激增。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制度的发展B.君主专制的衰落
C.商品经济的繁荣D.中央集权的加强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有三个时代,中国人特别热衷讨论“中国”。第一个时代是北宋,关于“正统论”的讨论在当时非常热闹。第二个时代,也就是20世纪上半叶,这段时间热衷讨论“中国”和“中华民族”。第三个时代,应该就是当下,现在中国崛起。需要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我们要重新认识历史中国是怎么样的?第二、要认识现在我们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第三、要认识中国未来要如何和世界相处?

——摘编自葛兆光《什么时代中国要讨论“何为中国”》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时代或者多个时代,对学者的观点进行解读。(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8 . 宋代的宗室、外戚、宦官等各种非理性政治因素在政治领域受到了比较成功的抑制,两宋300余年间基本上没有出现宗室谋篡、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宋代
A.文官政治的发达B.皇权专制的不断削弱
C.科举制的完备D.人事管理制度的严密
2020-10-29更新 | 595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重文轻武”是宋朝基本国策,即所谓:“重文教,轻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还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


根据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写明观点,观点合理,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2018-05-25更新 | 967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10 . 德国历史学家迪特·库恩在一本书中写道“一个新阶级----士大夫阶级----出现了,他们决心承担起重塑中国传统的责任。”书中所述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
2024-03-0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