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北宋人尹源在《唐说》中说“夫弱唐者,诸侯也”,宋初为防止“弱唐”局面再次出现而采取的措施是(     )
A.设参知政事
B.设枢密院
C.设三司使
D.由文臣出任知州
2019-11-08更新 | 458次组卷 | 24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2019-06-08更新 | 10895次组卷 | 113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临时任用)之分。“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如“大学士”等。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握有实权,这样承担内外事务可以不受官员的品级和资历的限制,宋代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防范官员的权力膨胀
B.促进了政府的科学管理
C.有效的解决了吏治腐败问题
D.明确了官员的职责分配
2019-06-03更新 | 1066次组卷 | 3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代皇帝最为流行的称谓是“官家”,而且在朝野还形成了“道理最大”“不以天下奉一人”的共识。这表明宋代
A.皇权专制受到有效制约
B.皇权有了一定理性定位
C.封建等级制度趋向解体
D.经济发展影响政治制度
2019-05-18更新 | 85次组卷 | 1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代“职”“官”分离,另有“差遣”负责具体事务。朝廷通过授予“职”来体现文官的特殊地位,其多为进士出身,如太宗时期入龙图阁者,“一经此职,遂为名流”。据此可知宋代
A.国家机关行政效率提高
B.中枢权力机构不断完善
C.科举制度功能得以加强
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6 . 北宋前期,中枢机构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的局面。这说明,当时北宋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
C.削弱了中央集权
D.铲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2019-08-26更新 | 619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7 . 宋初所创官职职责之一是“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有此一职,中央与州、县的关系,即如心之使臂、臂之使手,指挥自如了。该官职是
A.参知政事
B.知州
C.枢密使
D.通判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主管行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主管财政,三者互不统属,其目的是
A.削弱王国势力
B.强化节度使权力
C.加强君主专制
D.废除丞相制度
2019-04-04更新 | 604次组卷 | 26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开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太祖建隆三年诏令:“国家悬科取士,为官择人,既擢第于公朝,宁谢恩于私室?将惩薄俗,宜举明文。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如违,御史台弹奏……兼不得呼春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此项改革旨在
A.打击贵族特权利益
B.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推进科举的制度化
D.防止选官结党营私
2019-03-26更新 | 417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两宋一反唐朝后期藩镇割据之道而行之,立足于收地方之权,而且颇为彻底。既“收其精兵”“制其钱谷”“削其支郡”“稍夺其权”,又按路分设帅(安抚使,掌兵民)漕(转运使,掌财赋)宪(提刑按察使,掌司法)仓(提举常平使,掌救恤)四监司以收夺州县诸权和监察地方官吏。这些措施
A.彻底消除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B.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权
C.将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
D.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