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如图为“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B.北魏孝文帝从   ③迁都到②
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D.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
2020-04-23更新 | 1638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文献通考》中写道:“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这反映出宋代
A.宰相行政权力加强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权力机构职责明确
3 . 公元1071年,枢密使文彦博对宋神宗说:“(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最能体现该主张的是
A.由世家大族担任朝廷要职
B.由中央控制地方赋税
C.抽调各地精兵以充实禁军
D.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2018-11-2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班固《汉书》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   (宋)开宝五年,太祖诏……宰相。枢密使候(等待)对殿庐,次年六月,又命参知政事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轮流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

——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1)我国丞相制度设立于哪一朝代?据材料一,指出丞相的主要职能。

(2)据材料二,指出唐朝中央制度的名称和主要作用。

(3)据材料三,指出宋朝分割相权的举措。据材料四,指出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

(4)据上述材料,概括我们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

5 . 宋太祖遇某官出缺,叫宰相赵普拟名,因赵普所拟之人是太祖平时最讨厌的,就把名纸撕了,掷在地。过一两天,太祖又要赵普拟,赵普把前日捡起的破纸用糨糊黏贴了又送上。太祖诧问:“如何还是此人”,赵普答暂无别人合适。太祖无奈,点头说:“既如此,便照你意见用吧!”此故事最能说明的本质是
A.宋太祖意气用事但不失为明君
B.皇权尚未完全高度集中
C.皇权与相权矛盾可以根本解决
D.赵普办事迂腐不知变通
2018-11-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财政事务由三司掌管,这是政府的一个独立部门……。另外一个独立的实权部门是枢密院,其地位与中书省相当。”(摘自《哈佛中国史》)材料介绍的制度所在的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2018-10-18更新 | 197次组卷 | 24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赤峰学院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代是文化昌盛的时代,路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且不设立长官,转运使是连接地方与中央财政的纽带,军阀割据失去经济基础。通判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个开明时代特务政治的体现,这反映了
A.文化昌盛与政治开明没有直接联系
B.宋代中央对地方实行了有效的管理
C.特务政治是宋代地方政治显著特征
D.宋代地方权力结构有利于防御外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唐朝时期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传“做铁莫做针,做人莫做军”的俗语。由唐至宋的这种变化
A.是唐朝设置节度使的直接结果
B.与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相关
C.源于唐朝开创的科举制选拔人才
D.导致宰相的职权被严重削弱
9 . 北宋在禁军的地区配置上,实行“守内虚外”“内外相制”的政策,名为中央驻一半,地方驻一半,实际上主要部分驻守在京师,只有少量驻扎在边境重镇。这有利于
A.提高军队战斗力
B.民族战争中处于优势
C.专制主义的强化
D.削弱地方的割据力量
10 . 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
A.宋代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
B.宋太祖重视教育
C.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
D.宋太祖是文人出身
2019-05-10更新 | 97次组卷 | 18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