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宋时期的官制有一些重要特点,如重复设官(三司使、通判等)、官职分离(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与官名不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提高行政效率
C.分散官员权力
D.加强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另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由此可知宋朝
A.废除三公九卿制
B.开始确立众相制
C.相权进一步削弱
D.枢密院独掌实权

3 . 宰相制度是古代中国传统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材料三   宰相之权,兵财之外,官人进贤,最其大者,而宋之相权,于此亦绌。

——(明)吕邦耀《续宋宰辅编年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宰相的基本职能,并指出秦朝中央官制的名称。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初宰相制的弊端及其成因。唐太宗对宰相制进行了怎样的改进?

(3)据材料三指出宰相权力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18-11-2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北宋基本上解决了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矛盾,其主要措施有
①颁布推恩令
②文官任州郡长官
③参知政事的设立
④大部分赋税收入由中央掌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5 . 北宋时期的官制有一些重要特点,如重复设官(三司使、通判等)官职分离(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与官名不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加强君主专制
C.分散官员权力
D.提高行政效率
2019-05-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6世纪以前和10世纪以后的官僚形态存在重大区别。南北朝以前,贵族集团对政治具有强大影响,而北宋以后,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这一转变根本上是为了
A.提高行政效能B.加强君主专制C.削弱地方实力D.扩大统治基础
7 . 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宋太祖诏薛居正、吕余庆与赵普(宋初宰相)“更知印拥班奏事”,以分其权。到了太宗时,又进一步提高参知政事的地位。由此可知,参知政事地位提高的最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加强皇权专制
C.帮助宰相处理政事
D.监视宰相
2018-01-2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史》记载:“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三衙),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此所以百三十年无兵变也。对材料描述的制度设计分析正确的是
A.空前加强了宋代军队的战斗力B.削弱了唐藩镇割据以来的兵祸
C.三衙和枢密院的长官平起平坐D.枢密院的长官一般由武将担任
2017-12-0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