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行政图(局部)

材料二(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和唐代中后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宋代为加强地方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代行省制的特点及影响。
2018-10-18更新 | 339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改革]

材料   汉代的刺史握有行政、司法、人事、军事方面的大权,形成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势力。唐代的节度使同样也是因为掌握了地方过多的权力而导致安史之乱及藩镇割据。宋代吸取了汉唐教训,对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实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宋代的诸路监司之间实行分权管理,互不统属,且相互监督,有利于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削弱州县长官的权力,实行文官考试制度,加强行政监督,不但有效地实施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且对廉政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地方政府的腐败问题有所遏制,出现了为数众多的操守廉洁、注意为民除害的地方官。宋仁宗时的蔡襄记载当时的官场风气说:臣自少入仕,于今三十年矣。当时仕宦之人粗有节行者,皆以营利为耻。虽有逐锥刀之资者,莫不避人而为之,犹知耻也。

——摘编自屈超立《宋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简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进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进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宋朝,“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千万,恢复幽苏,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北方民族南侵,出现边患危机B.总揽地方军权,导致将不识兵
C.倡导以文治国,凸显崇文抑武D.增加科举取士,分化官员权限
4 . 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尚书省
B.参知政事
C.军机处
D.枢密院
2018-11-12更新 | 245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部分市级示范高中高一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代以后,即使是地方也有数位官僚分掌政务,使权限不至于集中在某一人手中,各个机构也直属皇帝。例如宋代的地方行政中最高行政区划是‘路’,在此设置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等,分别掌控民政、财政、军政及司法。同样,宋在路的下级行政区划中设立通判,使其与知事具有同等地位,以便监视。”材料旨在说明
A.宋朝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得到了加强
B.宋朝的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C.宋朝的“权力制衡”取得了一定效果
D.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趋于合理
2018-11-12更新 | 242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二中、麻城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宋代官僚制度中有官、职、差遣的区分。所谓官,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待遇,源于唐三省六部制的职事官系统,作为叙级、分等、定薪的依据。所谓职,为文官荣誉头衔。所谓差遣也称执事官,是官僚担任的实际职务,一般是临时性的。宋朝此举意在
A.继承隋唐政治传统B.加强封建君主专制
C.提高官僚政治地位D.创新官员监察机制
7 . 中国古代,“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就要导致亡国的危险”。这一观点
A.认为君主集权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B.与唐宋王朝走向瓦解的历史教训相符合
C.主张在中央集权前提下地方适度分权
D.强调制度设计应该遵循外重内轻原则
8 . 下表统计了北宋历任枢密院长官文、武出身的情况。由此可知,当时(  )
       时间
出身
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
武职出身
正职(人)
366700000
文职出身
正职(人)
21622575105

A.议和成为政府对外主流政策B.以文驭武方针逐步确立
C.文官政治因科举选官而扩大D.理学思想影响日益深远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邓广铭


如果穿越到宋朝,你可能会看到什么场景,试着编写一下(要求:符合历史常识,表达言之成理即可。)
2020-12-0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宋朝
2019-03-27更新 | 138次组卷 | 51卷引用: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