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3 道试题
1 . 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016-11-27更新 | 4622次组卷 | 113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车胤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说,宋朝哲宗皇帝曾听程颐讲道并赐茶。皇帝当时折断了一截柳枝。程颐遽起谏日:“方春万物生荣,不可无故摧折。”哲宗虽面露怒容,但只是“掷枝而走”。这表明
A.两人哲学立场不同
B.宋哲宗善于纳谏
C.程颐具有人文精神
D.当时政治环境宽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下列哪一位皇帝
A.秦始皇B.汉高祖
C.宋太祖D.明太祖
4 . “祖宗之法”是中图传统儒家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西方的“政治文化”则呈现不同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太宗在即位诏书中说:“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之为制,纪律己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宋代士大夫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摩原则时。经常与“祖宗之法”联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宗之法”就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①,权力机构的分立与集中②,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③,乃至赵宋王朝的兴与衰④,处处都会遇到所谓“祖宗之法”的问题。
——摘编自陈苏镇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依据所学知识,在标示的①②③④中任选两点,予以说明。你如何看待宋朝这种特别重视“祖宗之法”的政治取向?
5 . 宋代在各州郡设置通判,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宋统治者的这种做法(       
A.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B.削弱了地方割据的军事基础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控制
D.加强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导致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B.唐朝城市管理非常严格
C.北宋采取“制钱谷”措施D.宋代城市经济发展迅速
7 . 下图是中国古代君臣议事情景演变图,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朝臣对君王日益尊敬B.皇帝与官员矛盾激化
C.君主专制的强化D.中央集权加强
8 . 中国历史上,曾有西北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皇帝立刻召集宰相及相关长官共商对策。由于宰相无权调动军队,乃由主管军事的长官提出作战方案,由主管财政的长官调度后勤物资,经皇帝裁决后,才调动军队增援前线。以上场景最可能发生于
A.汉代B.唐代
C.宋代D.清代
9 . 南宋时地方官选任实行地区回避,其规定:官员在非乡贯“州县寄居已及七年,虽未及七年,而有田产物力及三等户以上,并不许注授本处差遣”。实行回避制度,主要目的是(     
A.防止官员贪污腐败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加强对地方管理控制D.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10 . 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A.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B.分割宰相权力
C.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