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3 道试题
1 . 古代官员的任用和管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社会兴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元朔元年冬十一月,诏曰:“公卿大夫,所使总方略,壹统类,广教化,美风俗也。”有司奏议曰:“今诏书昭先帝圣绪,令二千石(汉官秩,又为郡守的通称)举孝廉,所以化元元(老百姓——笔者注),移风易俗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奏可。

——《汉书•武帝纪》

材料二: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三:宋廷对在任官员的考核是对官员品德操守及才干绩效的综合评定。其中,“德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位置。而“才干”的核验要求官员填写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以便日后核对。考核制度施行过程中,日渐发展起程式化的倾向。较之规矩呆板的常规考核,监察制度的实施相对活跃而有针对性。对于官吏的考察通过多条途径进行:常规考课与特诏巡查并行、中央业务部门对地方相应机构考核与内部稽查并行、诸司、诸州互查互申、朝廷专使考察等。考察结果向本人公开,以求得多种信息来源的相互印证。

——以上材料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实行的选官制度及其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制度的考核标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与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有哪些?
(3)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对官员的考察机制的特点。
(4)请你谈谈古代的选官和管理官员的制度对我们现代有哪些借鉴价值?
2024-05-1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黄冈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针对“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的局面,北宋所采取的措施有(     
①文官任知州                    ②实行更戍法
③设转运司管理地方财政   ④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A.①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③④
2024-05-1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3 . 北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载:“国初,赵普中令为相,于厅事坐屏后置二大瓮,凡有人投利害文字,皆置瓮中,满即焚于通衢。”《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宋真宗时名相李沆说“朝廷防制,纤悉备具,或徇所陈请,妄有更张,即所伤多矣。”由此得出,北宋政治特征是(       
A.强干弱枝,守内虚外B.因循保守,制度僵化
C.排斥异己,党争不已D.崇文抑武,文人治国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藩镇的设置,最初就是为了应付边疆民族战争的。如朔方, “山河襟带,关辅要冲”,天德军, “尤居边要”“实扼戎吭”,南西道, “控全蜀咽喉之地,当狂寇奔侮之冲”,剑南东川, “蜀门重镇,雄压险中”,西川, “表里山河,内外险固”。战略地位皆甚重要。

——摘编自《旧唐书》等

材料二   北宋建立后,为了“惩创五季,而矫唐末之先策”,改变节度使割据一方“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的局面,不使北宋成为继后周以后又一个短命的朝代,宋太祖、太宗及其后继者采取了一系列“防弊”之政。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唐朝设置“藩镇”的目的及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北宋为改变节度使割据地方而采取的“防弊”之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廷对于宦官集团非常重视,他们常常被委以重任,“衔命赴边,寄任方面”。宋廷让宦官广泛参与西北军务,甚至让其直接统军参战。这反映出宋代(       
A.军队战斗力低下B.实行崇文抑武的国策
C.宦官专权政治黑暗D.皇权专制统治加强
2024-03-2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宋太祖号召“武臣尽读书”,许诺“宰相须用读书人”,表示“事业付之书生”,立誓“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从制度上提高进士授官品级,任用文臣出任地方行政长官。这些举措反映出宋朝(       
A.吸取前朝的历史教训B.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C.重视完善科举制度D.官僚政治相对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图为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据此可知,北宋(     
A.分散机构权力,加强专制集权B.提高文官地位,监察体系完整
C.政治风气守旧,行政效率低下D.收夺地方财权,边防压力缓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表是唐宋两朝科举取士人数统计表,它反映出宋朝(     

朝代

历时/年

录取总数/人

年平均录取数/人

唐朝

290

约6000

约20

宋朝

320

约40000

约125

A.民族交融B.强干弱枝C.文人治国D.政权并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记·商君列传》所说的:“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此举体现了国野制度崩溃,国人与野人界线泯灭的变化。

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事在孝公十二年(前350年)。户籍相伍与集乡聚为县两事,是秦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转折点。县既由基层的乡聚组成,乡聚以下又有什伍之组织,这样一来,就将过去血缘关系的氏族组织,改造成为从户开始经什伍到乡聚再到县的严密的地缘关系组织,形成了完全意义上的基层地方行政组织体系。从秦统一天下后将县的幅员定为“大率方百里”的原则看来,在商鞅集小乡聚为县时,必然也已有某种分划的原则。同时每一县都由国君任命的县令担任长官,也标志着官僚制的完善。

——摘编自周振鹤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是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虽然解决了中央与地方藩镇的矛盾,却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如实行兵将分离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端。虽然北宋政府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袭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总之,北宋实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一定时期起了巩固政权的作用,后来便逐渐走向反面了。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行省制度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国地方行政制度有何重大变化。这对秦国加强统治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原因。
10 . 中央集权的强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颁布法令,宣布私自盗铸金钱者死罪,并废除一切旧币,发行“五铢钱”,汉朝的币制自此稳定。在桑弘羊的建议下,汉武帝增设大农部丞对郡国盐铁官进行整顿,并设置36处盐官,分布在27个郡;至少设置48处铁官,分布在40个郡国;对于小邑和乡村,则特准商人在交纳重税的条件下把盐分销给消费者。面对郡国因纳贡带来的高额运输费用问题,汉武帝派遣大农部丞分赴各地充当特使,并指派各地均输官“输其土地之所饶”,最后由京师平准官实现“贱买贵卖”。此外,汉武帝还向工商业征收“算缗”每值2000钱则纳税一算,即120钱,并鼓励知情者检举揭发,“令民告缗者以其半与之”。

——摘编自魏艾《国有专营制度:汉武帝文治武功的经济保障》

材料二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

——摘编自《文献通考》卷四七《职官考一》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在经济领域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汉武帝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门下并列于外”的中书和置于“禁中”的中书各是什么机构,并简析北宋前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3)结合材料三中所给地图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并从制度因革演变的角度加以简要评析。
2024-02-0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