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1 . 宋代路、州、县三个层级具有上下领属关系,但路一级诸监司(帅、漕、宪、仓)互相牵制,事权分化,区划交叉,中心分离,没有单一的权力机构。可见,宋代地方制度 (     
A.基于藩镇体制框架适度优化B.制约了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
C.形成更有效的地方治理模式D.消除了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
2023-07-30更新 | 565次组卷 | 26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表是中国古代大事年表(局部)。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时间事件
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
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
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B.传统农耕社会瓦解
C.变法改革成为潮流D.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3 . 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为了解决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北宋采取的措施有(     
①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
②设立四个平行的路级机构对各州进行监控
③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④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4 . 北宋初年设立的某官职的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该官职名称及设置目的分别是(     
A.通判:加强中央集权B.知州;增加地方财政开支
C.知县:减轻地方军费D.宰相: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2023-07-26更新 | 577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五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初,“州郡兼领”市舶贸易。宋中期,罢“州郡兼领”,改转运使兼提举市舶,市舶司直接听命于中央。这一调整旨在(     
A.规范地方行政职权B.加强中央管控能力
C.推动海外贸易发展D.改变积贫积弱局面
6 . 秦汉至唐,台谏分立而设。谏官掌规谏献纳,纯为言官。御史负责监察,职在纠察官邪、肃正纲纪。谏官本隶属于门下省,而宋代则谏垣独立,并无长官。而且宋制,台官谏官同为须皇帝亲擢,不得用宰相所荐举。这种变化说明(       
A.权力制约渐趋完善B.官僚队伍日益庞大
C.监察权力独立运行D.君主权力得到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太祖在基本平定南方后,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此后,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各地财政转运中央成为常态。这些措施(       
A.大大强化了中央集权B.提升了军队作战能力
C.为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D.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势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宋代的识字率相对较高。真定府的一处摩崖石刻显示,山区牧羊人也有能读会写者;南方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如建州“耕且读者十家而五六”,邵武军的许多村落“皆聚徒教授”。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书院制度日趋完备B.雕版印刷相当普及
C.崇文兴教渐成风尚D.文化重心已经南移
2023-07-10更新 | 4582次组卷 | 34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太宗常谓侍臣曰:“国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为防之。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焉。帝王合当用心与此”。其意为(       
A.民用足而国富饶B.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C.吏治清而政策明D.勇于创新不断进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太祖、太宗两朝建立了新官制,并没有全部取消旧官制,长期保留唐、五代遗留下来的许多官位职称。中央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大都不管本司事务,只是领取高薪、享有崇高政治地位而已。这种现象(     
A.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B.体现了崇文抑武的国策
C.促进了科举制的完善D.助推了冗官冗费的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