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7 道试题
1 . 清人王夫之曾评说:“宋所忌者,宜力之武臣耳,非偷生邀宠之文士也。”下列可以佐证其观点的是(     
A.设立中朝B.派驻州刺史C.文官任枢密使D.废除宰相制度
2024-01-2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福建省历史地图集》中的一幅地图图注为“其时设福建路,路转运司与提举常平司的治所设在建州。”该地图所处时期可能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2024-01-2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中央政府通过各级地方政府管理国家,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有赖于中央与地方行政制度的协调与完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郡县制推向全国。汉武帝时,刺史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

——摘编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材料二   宋代创建了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政区的路制。每路设四个机构,分别是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司,形成了“婚田、税赋则隶之转运,狱讼、经总则隶之提刑,常平、茶盐则隶之提举,兵将、盗贼则隶之安抚”的分工格局。

——摘编自张小稳《宋代的路:划时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

材料三   如果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将清朝由传统王朝国家带入了近现代主权国家行列,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实现了“大一统”,基本完成了对中华大地的全部统一。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土,清朝统治者试图构建“大一统”“臣民国家”,在统治体系和治边政策上都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

——摘编自李大龙《试论历代王朝治边政策的继承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加强对地方治理的措施并加以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清朝前中期对边疆地区“因俗而治”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2024-01-2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下列图片中为某一朝代设立的政治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制度(     
A.具有精简机构的特点B.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C.加强了君主专制D.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
2024-01-28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旧唐书》载:“(唐高祖)武德七年定令: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为六省”。三公地位高,无实权,实际上是荣誉职务。六省中的尚书、门下、中吊是朝廷机关,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其中尚书省系执行机关,政务繁多,故又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管理有关事务,这些部门在政权机构中所起的作用最大。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北宋初期,统治者鉴于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961年秋,赵匡胤当众劝石守信等高级将领“释大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史称杯酒释兵权。将禁军的鲩领权一分为三,设枢密院牵制,规定驻京部队与地方部队实行轮换制,使得“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设立参知政事为副相牵制宰相,设立枢密院管军事分割宰相军权。又设度支、盐铁、户部(称三司)分制宰相的财权。963年,“命户部侍郎吕余庆权知潭州”,形成了以中央文官充任州一级长官的制度,节度使或卒或徙皆以文臣代之。在各路设转运使,规定地方税收余额由转运使全部送至中央。这些措施对巩固政权,防止藩镇割据局面的再次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使北宋长期处于积贫积弱、被动挨打的局面。

——据史绍良《北宋中央集权制度探析》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高祖推行官制的特点,并分析该官制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6 . 北宋废除了过去工商之家不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规定。到了南宋,任何人,只要没有触犯法律的前科,身上没有残疾,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这些变化(     
A.实现了社会成员的平等B.表明了抑商政策的废除
C.有利于门第观念的淡化D.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公平
2024-01-2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宋朝路级机构的设置,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每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司,形成诸司并立、互不统属、各司其责的地方分权体制。宋朝这种做法(     
A.消除了地方割据B.实现了国家统一C.创新了地方管理D.强化了君主专制
2024-01-2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宋太宗时,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任,属于差遣性质,“三年一替”。这反映北宋(       
A.政治制度愈加成熟B.行政效率有所提高C.官员职能较为混乱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024-01-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北宋建立后,鉴于唐后期的历史教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其中包括(       
A.废分封在全国推广郡县制B.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C.全国划分13个州部,分设刺史D.裁并郡县裁减官吏,整顿吏治
2024-01-2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制作的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如下,其中空缺处应该填写(     
A.行省B.路C.藩镇D.郡
2024-01-27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