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史载,宋太祖在后花园挟弓弹雀,不满意臣僚奏事坏了他的兴致,遂以钺柄撞落大臣的两个牙齿,大臣将牙齿拾起并揣入怀中,宋太祖说:“汝将此齿去讼我也?”大臣回答说:“臣岂敢讼陛下,自有史官书之。”于是宋太祖怒气全消,赏赐慰劳大臣一番让他离去了。这说明(     
A.宋太祖追求享乐、昏庸无道B.史官秉笔直书对皇权有所约束
C.宋朝重文轻武,武将地位低下D.宋初君臣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荐”在唐代是公开、合法的,允许台阁大臣在科举考试前公开向知贡举官推荐士人……宋太祖时期,下诏“国家悬科取士,为官择人……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举官…如违,御史台弹奏。”北宋太宗淳化三年“将作监丞垂蒲田陈靖上疏,请糊名考校,以革其弊,上嘉纳之。”随后省试、州试也采用了糊名法。自此糊名制被广泛应用到北宋的各级科举考试之中。

材料二   北宋入《宋史》的官员有46.1%来自寒族,而晚唐入两《唐书》的官员中寒族比重仅占13.8‰。”仁宗朝时的十三榜状元中有十二人是贫寒出身。士人中第后,京城敲锣打鼓,“金花报喜”,在状元家乡立“状元坊”等。

——以上皆摘编自吴伟《科举制与北宋士人阶层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变化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时期科举制的影响。
3 . 974年3月,宋太祖在殿试时对举人们说:“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甚无谓也。今朕躬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畴昔之弊矣。”宋太祖这一做法有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扩大政权统治基础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官员文化水平
4 . 有学者认为,宋朝在与辽、西夏、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一再失利,并且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究其原因是宋朝推行的一项政策使军队战斗力锐减。这项政策是(     
A.盟约和议B.崇文抑武C.闭关自守D.重农抑商
2024-01-3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丞相是中国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特别是汉唐时期的丞相,往往位高而权重,权力特别大。这一情形在宋代得到改变,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二府三司制B.实行重文轻武的方针
C.派文官出任知州D.将地方精兵收归中央
2024-01-3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宋史·职官志》记载:“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该职官是(     
A.同平章事B.参知政事C.三司使D.转运使
2024-01-30更新 | 38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其设置目的是(       

A.分割丞相权力B.提高文官政治地位
C.加强中央集权D.完善中央决策机制
8 . 宋朝实行进纳授官制度。“兼并之家出粟数千硕即补官”的现象在宋代很常见,用员外、承务、郎等官名称呼富户渐成时尚。这一现象的出现折射出,宋朝(     
A.选官标准发生了根本变化B.统治基础进一步扩大
C.社会财政危机的弊端凸显D.社会阶层流动性下降
9 . 下面“笔记卡片”记录的是中国古代一个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一王朝应该是(     
中央:设枢密院、三司分掌军政和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地方:文官出任各地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地方精锐编入禁军,拱卫京师
A.秦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2024-01-2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两种制度分别有何优劣?先来看看被绝大多数大臣支持的分封制。分封制度的起源很早,以西周初期为例,周天子把整个国家的土地分给王孙贵族、有功之臣们,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小国家,前提是必须要向周天子贡献财物,出兵的时候要随同征战。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分封出去的国家该怎样管理,那都是诸侯的事情,周天子不用操心。然而分封制的弊端也很明显:时间一久,诸侯与中央关系日益疏远,难免跑出来几个心存异心的人,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势力,一旦做大做强,就开始不听朝廷号令。久而久之,造成的结果就是诸侯互相争霸,战争连绵不断。与分封制相比较,……的优势在于,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严格服从中央,……从中央到地方政令畅通,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直接便捷,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其长官由朝廷任免,不能世袭,不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而危及中央,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郝思新《中国古代治理智慧》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以法削割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上(汉武帝)从之。

——《资治通鉴·汉纪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解决“诸侯互相争霸,战争连绵不断”而实施的地方制度,并分析这一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而实施的措施,并写出北宋削弱地方权力的措施。
2024-01-2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