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北宋时期,不少官员秉持着“天下事当与天下共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的思想,以至于出现了“(君主)亲贤礼下,大臣有赐坐之仪、造膝之请。谏官有入阁议事,对仗读弹文之典”的“君臣共治”的局面。这反映出北宋(     

A.官僚政治开始走向成熟B.士大夫政治具有较大影响力
C.门阀等级观念相对淡薄D.崇文抑武政策导致君权式微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材料二:钱穆认为,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按照他的叙述,唐朝的中央政府组织则更较汉代进步,它影响了以后一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建设。体制、观念上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此,更是有把政权开放给全国各地,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而王亚南则认为是完全的君主专制。他指出,中国的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地主经济基础上的专制政治的产物。

                       ——毛凯贤《中国官僚政治的历史评价:钱穆与王亚南的分歧》


(1)材料一中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为了加强这一趋势汉朝、隋唐、宋朝、明朝、清朝分别采取了什么的措施。
(2)结合唐朝的史实,对材料二中钱穆与王亚南的观点进行说明。
2018-03-0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