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9 道试题
1 . 宋太祖认为“每募一人,朝廷既多一兵,而山野则少一贼”,因此宋朝不断扩大招安入伍的人数。此举意在(     
A.解决“冗兵”问题B.稳定社会秩序
C.提高军队的战斗力D.缓和财政危机
2024-02-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北宋前期,中书门下主管民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主管财政,三者鼎足而立,彼此不相知。这反映出当时(     
A.君主集权强化B.三省制度完备C.行政程序规范D.冗官问题严重
2024-02-0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钦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据苏洵《嘉祐集》记载: “吾宋制治……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唯恐不及。”由此可知,苏洵认为宋代的政治制度(     
A.使节度使掌握了实权B.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C.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政权稳定D.使其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对峙中处于优势
2024-02-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面对仁宗多次袒护,殿中侍御史赵拃持续半年多、上奏十余次弹劾宰相陈执中,以致仁宗不得不罢黜陈执中相位。这反映了当时(     
A.皇权受到严重制约B.以文治国的方针C.中央行政效率低下D.统治集团的分裂
2024-02-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宋人范祖禹认为, “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这反映了宋朝(     
A.中央集权的加强B.君相矛盾的激化C.地方割据的消除D.中枢机构的异化
2024-02-0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北宋初年,官员退休后一般停发俸禄,主动退休者寥寥无几。北宋中期,朝廷规定:文官年满七十须退休,主动申请退休者可领退休金,每年重要节日还发放实物补贴;如果官员到了年龄还不申请退休,则听从监察部门检举揭发。这一规定(     

A.反映出北宋政府的高效运行B.体现出朝廷对高龄官员的关照
C.解决了北宋冗官冗费的局面D.有利于官员队伍吸纳新鲜血液
2024-02-02更新 | 322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宋史》中曾多次记载,如果文官犯了错会被贬为武职,而武官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便会想方设法地谋取文职。尽管整个宋朝从武职变为文职的例子少之又少,但宋朝的武将对此还是趋之若鹜的,一心想往文官的圈子里扎。这可用于印证宋代(     
A.官员更换频繁B.政治斗争激烈
C.武将考核严格D.治国崇文抑武
2024-02-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宋初,中央采取“制其钱谷”的方式管理地方财政,规定: “是月,申令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这一措施(     
A.削弱了地方的经济实力B.有利于缓解边疆的危机
C.促进了国家统一的实现D.主要针对“冗费”问题
2024-02-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宋建立以后,“令诸州自今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数送往京师”。其后,又逐步建立健全了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财政管理机制,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这说明宋代(     
A.财政权集中于皇帝B.消除地方割据势力
C.削弱地方的财政权D.加强对地方的全面控制
10 . 宋初,统治者确立了中书、枢密院对掌文武大政的二府体制。后来。宋太宗将这一体制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的财、政、军三权分立制。这一改变(     
A.体现了重文轻武的特点B.促进了行政效率的大大提高
C.适应了皇权加强的需要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2024-01-3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