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9 道试题
1 . 南宋学者叶适指出:“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此材料可佐证宋代(     
A.强化集权存在弊端B.注重民生问题C.实行重文轻武政策D.加强边疆治理
2024-01-3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宋代地方路一级由帅、漕、宪、仓四司共同构成,分掌地方军政、财政、监督与民政等,四司互相牵制,路没有统一的行政机构和行政长官,州可以不通过路直接向中央奏事。这旨在(     
A.强化中央集权B.提升行政效率C.增加财政收入D.防范武官干政
2024-01-3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欧阳修在《新唐书》中说:“夫恶危乱而欲安全者,庸君常主之能知,至于措置之失,则所谓困天下以养乱也。唐之置兵,既外柄以授人,而末大本小。”鉴于唐朝的教训,北宋初年统治者采取了(       
①削弱了地方军队,加强禁军       ②派文官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③取消募兵制,减少军队数量       ④地方赋税交由中央来掌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1-3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史载,宋太祖在后花园挟弓弹雀,不满意臣僚奏事坏了他的兴致,遂以钺柄撞落大臣的两个牙齿,大臣将牙齿拾起并揣入怀中,宋太祖说:“汝将此齿去讼我也?”大臣回答说:“臣岂敢讼陛下,自有史官书之。”于是宋太祖怒气全消,赏赐慰劳大臣一番让他离去了。这说明(     
A.宋太祖追求享乐、昏庸无道B.史官秉笔直书对皇权有所约束
C.宋朝重文轻武,武将地位低下D.宋初君臣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5 . 974年3月,宋太祖在殿试时对举人们说:“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甚无谓也。今朕躬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畴昔之弊矣。”宋太祖这一做法有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扩大政权统治基础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官员文化水平
6 . 有学者认为,宋朝在与辽、西夏、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一再失利,并且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究其原因是宋朝推行的一项政策使军队战斗力锐减。这项政策是(     
A.盟约和议B.崇文抑武C.闭关自守D.重农抑商
2024-01-3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丞相是中国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特别是汉唐时期的丞相,往往位高而权重,权力特别大。这一情形在宋代得到改变,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二府三司制B.实行重文轻武的方针
C.派文官出任知州D.将地方精兵收归中央
2024-01-3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宋史·职官志》记载:“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该职官是(     
A.同平章事B.参知政事C.三司使D.转运使
2024-01-30更新 | 38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其设置目的是(       

A.分割丞相权力B.提高文官政治地位
C.加强中央集权D.完善中央决策机制
10 . 宋朝实行进纳授官制度。“兼并之家出粟数千硕即补官”的现象在宋代很常见,用员外、承务、郎等官名称呼富户渐成时尚。这一现象的出现折射出,宋朝(     
A.选官标准发生了根本变化B.统治基础进一步扩大
C.社会财政危机的弊端凸显D.社会阶层流动性下降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