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3 道试题
1 . 宋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的局面,但也出现了“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的状况。上述文字意在说明(     
A.分割相权解决了宰相擅权的问题B.制度改革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C.宋分化事权影响政府的运转效率D.机构重叠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2022-07-22更新 | 50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大练习历史试题
2 . 宋太祖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需谨此。”为此,宋太祖的施政措施(     
A.彻底结束了武人政治B.给边防危机理下隐患
C.维护了皇族内部团结D.有助于学术思想繁荣
3 . 宋仁宗当政期间,朝臣贾昌曾在奏折中指出:“将权不专,每命将帅,必先疑贰;非近幸不信,非姻旧不委。”这一现象
A.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B.造成了强干弱枝的局面
C.体现了重文轻武国策D.反映了冗官冗兵的困局
2022-03-2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襄城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三)历史试题
4 . 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疆域图


材料二   唐朝中央中枢机构示意图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连,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之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

——摘自苏洵《嘉佑集》卷1《审势》


(1)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设立河西四郡,并亲自命名。请写出图中ABCD四个郡的名称。
(2)写出材料二中①、②、③所示机构的名称。依据材料并联系所学,指出唐代相制与汉朝相制比较所发生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措施。
2022-03-10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祖宗之法及其体现的制衡原则,反映着赵宋统治阶级政治智慧。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制衡原则的是
A.由文官任枢密院长官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用募兵制的方式组建军队D.州一级设通判
2022-03-10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两宋300余年间基本上做到“无内乱”,没有出现宗室谋篡、外戚干政、宦官专权以及因其引发的内讧、残杀。这一状况主要得益于(     
A.建国之初的制度设计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C.重文轻武的祖宗家法D.理学思想不断发展
7 . 宋朝在府州设置通判,又叫监州,主要职责是监督知府、知州。这反映出宋代
A.皇权独尊局面出现B.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C.开创了地方监察先河D.选官制度发生变革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中央中枢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②、③所示机构的名称,并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所示制度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宋地方官制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地方官制对北宋王朝产生的影响。
2022-02-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化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制度的不断创新是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大唐贡士,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焉。

——摘引自《通典》卷十五《选举三》

材料三:(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图1、图2的地方制度,并概括图2地方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初科举制发展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隋唐时期科举制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北宋初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并简析其积极影响。
2021高二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隋唐传统官称至宋依然保留,但徒具形式,仅代表资历、俸禄的高低,居其官者通常不掌其事。文官又有称为“职”的衔号,只是荣誉头衔。实际工作、权力则由差遣决定,为临时委派之职事。这种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
A.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B.削弱了宰相行政权力
C.适应了中央集权需要D.发挥了权力监督作用
2022-02-11更新 | 89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泉州鲤城北大培文学校(无答待补)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