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3 道试题
1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公元960年对应的重大事件是
A.王安石变法B.北宋的建立C.宋夏和议D.南宋建立
2021-12-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联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2 . 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府、军)和县两级,最高长官不允许武将担任,也不在当地的行政官员中产生,而是由朝廷派文官去担任,并且三年一换,不得连任。这些变化
A.缓解了边防的压力B.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C.提高了地方官能力D.直接促成了向学风气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太祖有言:“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政治。”北宋政治家、书法家蔡襄曾感叹:“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北宋官员田况在《儒林公议》中记述:“(宋太宗)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饥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

材料二:赵宋王朝……创建了路制。路以交通路线主干来划分,路级机构的设置,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原则,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每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司,形成宋代路级诸司并立、互不统属、各司其责的地方分权体制。……就功能而言,宋代之后的路、三司、督抚显然与汉州、唐道不同,……已经由监察转向收地方行、财、军等各项权力。……宋王朝又规定了诸司互察法和行政复查制度。……就此而言,宋代所创的路级体制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

材料三:宋代行政区划与唐无大差异,而行政组织与运用则大有不同。盖宋室君臣鉴于唐末、五代藩镇权重,故对于地方行政采取绝对控制政策。其方法:最高级地方行政区划之路,不置元首性之长官,而以帅、漕、宪、仓诸司,分掌众务,不相统属,互相牵制不能自专。上自诸路使司,下至县知事,皆以中央文官权充,以便中央直接控制。犹惧知事官权太专,又置通判,以资牵制与监视。

——摘编自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1)概括北宋政治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政治特点对宋代科技文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路制的特点及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021-12-12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这个时代的士大夫认为,比起带领数十万军士北上收复失土,进入太庙献祭,状元及第的荣耀更为可贵。造成此时代风气的背景应是
A.商业繁荣兴盛,子弟若悉心培养将可跻身世族
B.外族强大,收复失土成为空想,不如归野乡间
C.初创立科举制,世族皆争相培养子弟求官致富
D.政府礼遇文人,排斥武将,士人拥有无上光荣
6 . “北宋初年于各路设置转运司,将地方上财赋收入,除一小部分留作‘诸州度支经费’外,要全部送至京师”。北宋政府的上述做法
A.进一步加剧了“冗官”局面B.有利于消除地方上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C.有效地缓解了“冗费”现象D.充分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特色
8 .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北宋“革去其弊”的措施有
①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②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兵权
③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④设“四监司”对各州进行监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12-03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抗击西夏的名将狄青被提升为最高军政机关枢密院的枢密副使,遭到朝廷大臣强烈反对,他们以“出身兵伍、四夷会因此轻蔑朝廷、大臣耻与为伍、破坏祖宗家法”等“五不可”理由表示反对。材料体现出宋代政治的特点是
A.分化事权,互相羍制B.加强中央集权
C.文武制衡,加强君权D.重文抑武
10 . 下图为《北宋文官出行图》。该图描绘的场景反映出北宋时期
A.文官社会地位较高B.社会贫富差距较大
C.冗官现象较为严重D.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021-12-0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