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两宋时期朝政十分复杂,北宋时有新党与旧党关于变法的争斗,南宋建立后又有抗金派与议和派的交锋。这种现象
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得益于宋朝统治者的开明
C.导致各种权力相互制衡D.不利于决策的高效执行
2 . 北宋皇祜四年(1052)年,抗击西夏名将狄青被提升为最高军政机关枢密院的枢密副使,遭到朝廷大臣强烈反对,他们以“出身兵伍、四夷轻蔑朝廷、大臣耻与为伍、破坏祖宗家法”等“五不可”理由表示反对。这体现出宋代治国理念是
A.守内虚外B.强干弱枝C.重文抑武D.文武制衡
2021-10-18更新 | 748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海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
3 . 《朱子语类》:“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切收了……”。其主要目的是
A.削弱地方财力B.强化君主专制C.剥夺将领实权D.加强中央集权
4 . 发运使是宋代重要的官职之一,管理一支庞大的漕运系统,总领几路上供,职责除漕运外还有和籴及监管茶盐、赈灾、按察地方等,但与转运使无隶属关系。发运使的设置
A.分割转运使权力B.激化了社会矛盾C.导致宋朝的贫弱D.加强了中央集权
5 . 以下是我国古代某一阶段的官员、户数变化情况表。此表反映了
时间(年)官员数(人)户数(户)户、官数比
140756796986301282
609125769070414721
737188058973634477
11904200012355800294
A.人口总数持续增长B.社会阶层流动逐步加快
C.科举取土人数增多D.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2021-06-17更新 | 1148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北宋时期,可考的87位参知政事的平均任期只有30个月,其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为9年5个月,任职时间最短的只有1个月。这一现象表明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加剧B.官僚机构行政效率显著提升
C.中枢运行机制存在严重缺陷D.通过人事任免皇权得到加强
2021-05-14更新 | 1730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宁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恩荫制度是古代政府依官员职阶高低授给其家族子弟或宗族以官衔官职的制度,是独立于科举制度之外的选官制度。从秦朝恩荫制度萌芽开始直到北宋时期,恩荫的对象和范围不断扩大,人数不断增加。恩荫制度之所以一直保留并不断发展,是因为这一制度
A.适应了宗法制度不断强化的需要B.维护了王朝的统治基础
C.消除了威胁皇权统治的潜在因素D.有利于官僚队伍的管理
8 . 下表是对宋初政治的不同认识,据此分析,这些认识
记述出处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警,此制兵得其道也。《文献通考》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子语类》
A.拓宽了宋朝政治史研究的角度B.表明历史叙述不能准确反映历史事实
C.因为互相矛盾而导致不足为信D.说明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9 . 宋代,在江东、江西、两浙、福建等地似乎存在着人均耕地越少,“家贫子读书”风气越盛、科举中举人数越多的现象。这表明
A.世家大族开始衰落B.耕地多寡决定科举热情
C.统治基础得以巩固D.读书做官渐成谋生之道
2021-04-24更新 | 341次组卷 | 2卷引用: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选必1-素养测评
10 . 与内地武人节度使不同,边将权力极大。如宋太祖派遣士兵前往郭进(某边将)驻地时,总不忘警告他们:“汝辈当谨奉法,我犹赦汝,郭进杀汝矣”。这反映了宋初
A.崇文抑武并未施行B.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C.武将尚有政治空间D.武人干政目无法纪
2021-04-21更新 | 737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顶尖名校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