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宋中期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2023-12-06更新 | 318次组卷 | 40卷引用: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灌南惠泽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北宋为了防御辽的进攻,在边界设置“两属地”,又称“两输地”。“两属”意为既属于宋,同时也属于辽;“两输”意为既向宋供租赋,又向辽供租赋。其居民称为“两属户”,在北宋时期“两属地”和“两属户”的数量均持续增加。由此可知“两属地”的存在(     
A.解决了北宋的边疆危机B.意味着宋辽维持相对均势
C.表明北宋边疆意识淡薄D.保证了北宋社会持续发展
2023-12-0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西夏国主元昊正式称帝,宋廷下诏削夺元昊官爵,停止互市。元昊虽屡战屡胜,但困于财力,于庆历四年(1044年)上誓表臣服,宋廷随即恢复互市,边疆出现了“商贩如织”的贸易盛况。由此可知,宋代(     
A.经济实力决定战争胜负B.王安石变法的效果显著
C.榷场贸易推动国家统一D.借助互市调整民族关系
4 . 从实际意义上来说,北宋并没有实现过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在它的北边,有辽政权。在它的西北边,有西夏政权。北宋与两者都签署了协议,如果比较“宋辽协议”和“宋和西夏的协议”,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因为北宋与它们的战争屡战屡败   ②北宋与对方都以兄弟相称
③北宋每年送钱物给对方                       ④双方都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北宋治平元年(1064)中央财政收支情况。据此可知北宋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项目年度财政收入年度财政开支其中军队费用开支军队费用所占比例
3682万余贯3317万余贯994万余贯30%
874万余匹723万余匹742万余匹103%
2694万余石3047万余石2317万余看76%
2939万余束2952万余束2498万余束84%
A.财政危机B.吏治腐败C.因循保守D.军事废弛
6 . 下图反映了北宋时期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北宋带来的影响是(     

禁军人数军队总载
A.加速了各阶层人才流动B.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C.改变了崇文抑武的观念D.拓展了对外贸易的范围
7 . 宋仁宗时,三司使蔡襄奏言:“禁军约七十万,厢军约五十万,积兵之多,仰天子之食,五代而上,上至秦汉无有也,祖宗以来无有也。”由此可知,北宋前期(     
A.长期保持着较强的军事实力B.军事组织形式已经较为完备
C.解决边防危机的时机已经成熟D.军队规模庞大,军费开支巨大
8 . 宋仁宗时期,北宋与西夏爆发战争。宋朝对西夏实施经济封锁,关闭榷场,禁止茶、盐等物资出境。西夏百姓“饮无茶,衣昂贵”,怨声载道。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西夏不得不寻求和议。这说明(     
A.西夏生产方式已由游牧转为农耕B.榷场贸易利于维护宋、夏和平交往
C.经济封锁是宋朝主要的破敌手段D.宋、夏在经济方面具有相互依赖性
9 . 1004年,辽军进至黄河北岸的遵州后,初战不利,辽国君臣萌生了后顾之忧。于是宋辽议不年底达成协议并交换誓书,约定罢战撤兵,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这一事件被称为<澶渊之盟>。这一事件(     
A.使宋朝西部边境得以安定B.为南宋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C.改变了宋朝积贫积弱局面D.有利于不同民族的友好往来
10 . 宋太祖时选练禁军作为作战的精锐,全国有禁军193000人。仁宗对西夏用兵,禁军激增到806000人,军队规模空前庞大。这种急剧变化最有可能(     
A.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B.出现冗兵、冗费
C.增强对社会的控制力D.消除了周边政权威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