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宋中期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宋仁宗时期,北宋与西夏爆发战争。宋朝对西夏实施经济封锁,关闭榷场,禁止茶、盐等物资出境。西夏百姓“饮无茶,衣昂贵”,怨声载道。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西夏不得不寻求和议。这说明(     
A.西夏生产方式已由游牧转为农耕B.榷场贸易利于维护宋、夏和平交往
C.经济封锁是宋朝主要的破敌手段D.宋、夏在经济方面具有相互依赖性
2 . 描绘北宋都城的水陆交通及日常生活的《清明上河图》中,缺乏两种市井常见动物——马和羊,画面上,开封的大车都用黄牛或水牛拖拉。对这一信息解读合理的是,宋代(     
A.交通工具的落后导致马匹供不应求B.政府严格执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文人阶层对市井生活缺乏基本常识D.边患使政府加强对战备物资的控制
2023-10-07更新 | 715次组卷 | 20卷引用: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反映了北宋时期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北宋带来的影响是(     

禁军人数军队总载
A.加速了各阶层人才流动B.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C.改变了崇文抑武的观念D.拓展了对外贸易的范围
4 . 下图反映了北宋时期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北宋带来的影响是
   
A.打破了宋辽的军事平衡B.保障了对外战争的胜利
C.改变了崇文抑武的观念D.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2022-06-21更新 | 870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仁宗宝元(1038—1040)年间,西夏向北宋边境发起进攻。北宋朝野本打算“重拳出击”,一举摧毁西夏政权。然而,辽朝却趁机向北宋“索取关南十县之地”,不仅讹了北宋“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更断送了其攻略西夏的最后希望。这反映出(     
A.北宋的民族政策过于软弱B.辽夏联合威胁北宋的边境
C.北宋的外部环境较为险恶D.宋代奉行守内虚外的政策
2022-10-12更新 | 878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6 . 有学者认为,宋夏战争中,虽然西夏军队在战争中大败宋军,但由于北宋停止了岁赐,关闭了榷场,不准青白盐进入宋境,导致西夏粮食、布帛、茶叶及日用品供给奇缺,物价飞涨,引起各族不满,最终促成和谈。该学者意在强调(     
A.宋朝控制着西夏的经济命脉B.经济实力决定战争胜负
C.经济的互补性制约战和关系D.经贸往来影响政权关系
7 . 宋代中期,文人一改前期“耻言兵”的风尚,“士大夫人人言兵”。但许多文人在大谈兵事时又极力强调自己的儒者身份,否认“兵家”立场。这一现象反映了(     
A.文人尚武风尚提高了兵家的理论化水平B.理学思想加速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渗透
C.边疆形势的被动降低了武人的社会地位D.国家治理取向与现实需要间的矛盾困境
2022-11-21更新 | 748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天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宋朝初年以铜钱向边疆少数民族购买马匹,“戎人得钱,悉销铸为器”,于是宋朝在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正式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布帛、茶叶、药材等进行物物交换。宋朝的这一转变(  )
A.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B.凸显了中原地区经济优势
C.扭转了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D.基于维护边疆安全的需要
9 .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2023-12-06更新 | 318次组卷 | 40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宋初,统治者对民间印刷出版书籍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政策。但自1090年开始,朝廷就不断颁布政策,要求民间书籍刊印必须遵守规矩,不得私自刻印、传播议论时政和边疆军事的会要、实录等。此举主要目的是(     
A.加强思想专制B.促进国家统一
C.配合变法运动D.维护国家安全
2024-01-04更新 | 325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2024届高三1月份高考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