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宋中期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公元1004年,辽国大举南下。宋真宗亲征,在小范围交战并击杀辽军主帅后,宋朝派使者议和,最终辽国撤兵,宋朝每年向辽国赠送银二十万两,绢十万匹。这种“无偿经济援助”客观上(       
A.有利于北方边防的安定B.导致宋朝积贫积弱
C.推动了王安石变法D.消除了宋辽的民族矛盾
2024-03-2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宋朝初年以铜钱向边疆少数民族购买马匹,“戎人得钱,悉销铸为器”,于是宋朝在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正式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布帛、茶叶、药材等进行物物交换。宋朝的这一转变(  )
A.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B.凸显了中原地区经济优势
C.扭转了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D.基于维护边疆安全的需要
3 . 有学者曾评述说:“宋辽以及宋金史成了这样一种关系史:相对短暂的战争和主要通过输纳大量银绢以换得相对长的和平,停停打打交替进行。”这反映出宋朝(     
A.外部环境较为险恶B.奉行“守内虚外”政策
C.军费支出过于庞大D.受到辽金两国联合威胁
2024-01-08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三新”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4 . 描绘北宋都城的水陆交通及日常生活的《清明上河图》中,缺乏两种市井常见动物——马和羊,画面上,开封的大车都用黄牛或水牛拖拉。对这一信息解读合理的是,宋代(     
A.交通工具的落后导致马匹供不应求B.政府严格执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文人阶层对市井生活缺乏基本常识D.边患使政府加强对战备物资的控制
2023-10-07更新 | 714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仁宗时期,北宋与西夏爆发战争。宋朝对西夏实施经济封锁,关闭榷场,禁止茶、盐等物资出境。西夏百姓“饮无茶,衣昂贵”,怨声载道。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西夏不得不寻求和议。这说明(     
A.西夏生产方式已由游牧转为农耕B.榷场贸易利于维护宋、夏和平交往
C.经济封锁是宋朝主要的破敌手段D.宋、夏在经济方面具有相互依赖性
6 . 宋仁宗(1022-1063年在位)统治时期,大臣富弼说:“自来天下财货所入,十中九赡军(供养军队),军可谓多矣,财可谓耗矣。”这种状况的影响是(     
A.抵消了王安石变法的成果B.造成了武将拥兵割据的问题
C.扭转了宋朝在边境的军事弱势D.加重了财政负担,造成积贫局面
2022-09-26更新 | 624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仓头中心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初,在与蕃部进行马匹交易时,“官取良而弃弩(劣),禁其私市”。之后调整为委派专门的官员“谨视马之良驽,驽即印识之,许民私市焉”。上述政策的调整说明
A.政府对民间交易放宽了限制B.官府扶植商品经济发展
C.地方经济发展受到政府保护D.边境贸易关乎国家利益
2022-05-14更新 | 497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后,双方达成协议,在河北边境陆续开放了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四处榷场。《中国大百科全书》将榷场定义为:“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据此可知,澶渊之盟后
A.双方政治关系稳定B.边境贸易较为活跃
C.经济文化交往正常D.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2021-04-15更新 | 276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皖北县中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级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重庆八中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二府三司制”“崇文抑武”“澶渊之盟”“岳飞抗金”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秦统一国家的建立
C.宋朝的盛衰兴亡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10 . 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地区的一些地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破虏”改为“信安”,等。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陈桥兵变B.宋辽议和C.宋金议和D.偏安江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