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宋中期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对唐朝中央而言,各羁縻府州的都督、刺史须经中央册命,给予“玄鱼金符”或“印章袍带”才能取得统治本族的合法权力,并以其为征发信符。都督、刺史死亡,或年迈体衰不能视事,其后嗣亦须经唐中央“下诏册立”。各羁縻府州间发生纷争,唐中央直接干预,而府州则须听命处置。对不同族间的诉讼,要按国家法律审理。对破坏国家统一的反叛和谋逆活动,更是依国家法律严厉处置。朝廷制有专玺“天子信宝”,以征发“蕃国”之兵。各羁縻府州也有义务助兵中央。平高昌的唐兵中,有突厥、契莎数万骑。讨伐安史叛乱,回纥兵更是功不可没。各羁縻府州须定期奉献“贡赋”。

——摘编自彭建英《中国古代羁縻政策的演变》

材料二: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政府“始令镇、易、雄、霸、沧州各置榷场,辇香药、犀象及茶与交易”,太平兴国四年,宋出兵攻辽,互市“罢不与通”。雍熙三年(986年),宋再次主动出击失败,端拱元年(988年),宋辽双方通好,宋廷诏“许边疆互相市易”。嘉祐二年(1057年),元昊子谅祚扰边,宋示谕“要以违约则罢和市,自此始定”。金灭辽后,宋方虽于盱眙军、光州、安丰军、随州、襄阳府、天水军等地置榷场与之互市,但随着双方关系的变化,互市时断时续。

——摘编自林文勋《宋代以“互市”为内容的民族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的民族政策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间设立互市的原因及意义。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1)根据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中后期政治、经济状况。
(2)比较图2和图3,并结合所学,指出北宋政治发生的变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诗词是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表3为两宋时期部分诗词。

作者诗句及出处
欧阳修(北宋)自从澶州盟,南北结欢娱。虽云免战斗,两地供赋租

——《边户》

薛田(北宋)货出军储推赈济,转行交子颂轻便

——《成都书时百韵》

张耒(北宋)歌吹酒家市,帆樯贾客津

——《发金陵(今南京)折柳亭二首》

刘克庄(南宋)诗人安得有青衫?今岁和戎百万缣。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

——《戊辰即事》

虞俦(南宋)夏税未毕秋税来,县家小缓州家逼。拆东补西恐不免,剜肉医疮宁有极

——《成均同舍饯别新安使君徐子宜太丞分韵》

毛珝(南宋)去年一涝失冬收,逋债于今尚未酬。偶为灼龟逢吉兆,再供租约赁耕牛

——《吴门田家十咏》

——摘编自漆侠《关于南宋农事诗——读南宋六十家集兼论江湖派》


从如表任选两组或多组信息得出一个结论,并根据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